文化遗产的内涵是什么,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是什么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29 02:14:16

原标题:年代文化遗产的内涵、特征、保护和利用

一、年代文化遗产的内涵

文化遗产是由后代继承保留至今并为子孙后代造福的群体或社会的人工制品和无形财产(UNESCO,1972)。我国是文化遗产大国,已经建立了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镇、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在内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体系。近年来,我国又提出并展开了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了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体系。

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体系发展建设进程中,一种新的文化遗产类型逐步在理论和产业实践中展现出特殊的价值和意义。这类文化遗产,就产生的历史时间(往往只有数十年,类似于“20世纪遗产”),或者就单体的历史、科学、文化价值等而言,似乎达不到一般意义上“文物”的标准,但它们也已展现出显著的文化功能和市场价值。例如,依托这类文化遗产打造的长沙文和友,以及武汉的楚河汉街、天津的五大道等文化休闲旅游项目,主要由建筑与街区景观、空间陈设、各种生活元素(老物件、服饰、饮食、游戏、民俗、曲艺等)、生活内容等,整体构建了年代特征鲜明(如民国时期、20世纪80年代等)的时空场景和体验内容,使游客进入极具年代感的怀旧体验情境。这一模式,与影视(年代剧)、文学和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很多方式都有共通之处,形成一种文化现象。

我们可将这类文化遗产定义为“年代文化遗产”,其特点是具有特定年代特征,形成了完整的时空场景,又包含丰富的生活元素和内容,具有明确的年代文化体验功能。区别于历史文化遗产,年代文化遗产在时间上距离现代生活相对较近,也不强调单体的历史、科学价值。

年代文化遗产概念与已经出现的“20世纪遗产”概念有一定的重叠度,也有显著区别。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曾于1980年提出20世纪遗产概念,旨在保护正在走向衰落的、具有开创性的早期现代建筑。我国于2008年前后开始重视20世纪建筑遗产,2016年在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指导下,“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产生,截至2023年9月,共产生8批798个20世纪建筑遗产。

20世纪遗产,顾名思义,主要指出现时间相对较短但具有较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部分遗产,是“正在形成的文物”。随着时间的推移,20世纪遗产概念必然要发生变化和扩展。年代文化遗产顺应了这种变化和扩展,展现出的整体性、集体性和生活性等特点也值得关注。

年代文化遗产,它不限于重要的大型公共建筑和设施,更多强调具有生活性、集体性的内容,如长沙文和友中20世纪80年代的老家具、当年的影视音乐、当时孩子们玩的滚铁环游戏等。在表现形态上,除了代表性建筑和文化景观,年代文化遗产还包括生活环境(社区社群)、生活方式(餐饮、休闲娱乐、社交)、生活状态等内容。这些非物质形态的生活内容,包含了人们怀念的生活氛围、人际关系和精神状态,具有特定文化意义,也展现出显著的市场价值。

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环境快速发展变化,更使得年代文化遗产的构建、保护和利用具有现实的意义。20世纪60、70年代的艰苦奋斗,20世纪80年代的朝气蓬勃,新世纪的飞速发展,几十年间发生的巨大变化,让年代怀旧成为中国人的普遍情怀和体验需求。在文学、影视、城市建设等多个领域,年代文化遗产均体现出实际价值和吸引力。这也凸显了年代文化遗产作为我国文化遗产体系组成部分的必要性。

二、年代文化遗产的特征

第一,时代性。年代文化遗产是一种特殊的遗产,时间跨度相对较短,通常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生活景观、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承载了一个时代的文化表现和精神风貌,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时代性。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年代文化遗产常常受到忽视和破坏,被遗忘在城乡的某个角落。为满足怀旧的情感需求,人们打造了各式各样的“旧时场景”,试图还原儿时记忆里的欢乐和温情。长沙文和友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它再现已经失落的城市景观,重构长沙20世纪80年代的生活场景,是一个集城市文化和地方美食于一体的沉浸式公共体验空间。长沙文和友利用视觉、场景和“家的味道”,满足消费者回忆童年、怀旧的需求,让消费者沉浸在具有时代性的、市井文化的体验中,重新建立了人们与过去的联系,体现了年代文化遗产的时代性。

第二,地域性。年代文化遗产同时构建了“时”和“空”,因而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它拥有特定年代的代表性建筑、文化景观,又集中了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元素,展现了特定的地方风格和传统,反映了这个地方的历史文化传承,蕴藏着城市最富魅力的集体文化记忆。例如天津五大道、古文化街、劝业场等,在近现代历史进程中,逐步集聚和固化了诸多地方性元素,形成了个性鲜明的文化特征,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第三,整体性、集体性和生活性。年代文化遗产的价值主要于时空整体中体现,而不在于典型的单体元素。即当人们回忆起某个特定年代,除了具体的生活事物,还会回想起一座城(镇、村)。提起民国时期,人们脑海中涌现的是上海外滩、广州牌楼、南京民国建筑群;回忆20世纪80年代,会想到深圳“小渔村”、北京旧工业园区(首钢园)。诸如此类,它们无法用某个“符号”去概括,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特定的场景空间,如家具、交通工具、工作方式、文化艺术、饮食、服饰、游戏、节事民俗等。它们共同形成完整的生活内容,将人们带回特定的年代,激活人们的集体记忆。《平凡的世界》拍摄地“双水村”展现了20世纪60、70年代陕北农村的生活,楚河汉街反映了民国时期“大汉口”的风貌,长沙文和友使人们感受到20世纪80、90年代的气象。年代文化遗产中富含的文化价值,存在于千千万万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中,承载了个人乃至族群的记忆。自近代以后,中国人历经剧烈的社会变迁、经济发展,许多精神财富同样值得重视、保留和传承,这是中国人共同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年代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整体性、集体性和生活性特征。

三、保护和利用年代文化遗产的方向

一是守护好民族集体记忆和精神财富。我们应该系统研究和整理具有代表性的年代文化遗产。一方面,对具有一定年代文化特征的地方文化(民俗)进行保护性规划,将大量的、零碎的、集体生活性器物与内容一并进行搜集,以实物、文字、数字化等多种方式进行整理和保护。另一方面,对具有鲜明时空年代特征的建筑群、乡村特色村落、历史街区乃至“老城”(老城区)等进行专项保护和规划开发,注意将城市改造、乡村建设与地方文化建设综合考虑,使得每一个地方都具有“活的”文化状态和个性风格,延续整体城乡风貌,守护族群记忆。

二是为人民创造精神生活家园。年代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最终要服务于人民的实际需求。一方面,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商业模式,为具有年代文化遗产特征的地方引入新功能,使其成为具有公共属性和重要意义的群体生活空间,活化为具有休闲娱乐功能的文化活动中心,使遗产来源于人民生活,回归于人民生活。另一方面,对现存的、未被利用的年代文化遗产进行活态利用,通过餐饮、文化艺术活动、研学、游戏、文学、影视等日常生活内容,向大众展现年代文化遗产的价值。与此同时,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同步实现文化、经济、社会价值。

三是提升年代文化遗产传播力度。以纪录片、短视频、图文解说等形式,利用现代传播手段,使人们更容易地认知和体验年代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播内容包含对年代文化遗产有重要贡献的匠人/文化传承人,特定年代发生的“不起眼”但对地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往往口口相传,留存于老一辈人的记忆中),以及具有年代特征的场景、场所、器物等,以小见大,使人们意识到“年代文化遗产”是我们切实经历过、存在于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遗产,提升公众对年代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

(叶英洁 王欣,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

来源:中国旅游报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