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影片将叶嘉莹的一生与中国古诗词的历史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叙事结构,通过多层文本的叠加、指认与隐晦,影片展现了叶嘉莹个人历程与中国诗词历史之间的关联,为观众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叙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声音、角度以及媒介在影片中形成了复调,为文化语境的对照与交互指涉创造了可能性。
在影片《掬水月在手》中,陈传兴以独特的叙事视点创造了一个多层次的叙事结构,这部影片以叶嘉莹的口述史为框架叙事层,同时融入了许多历史见证者的口述,形成了多重叙事线。这些不同的叙事视角与视觉元素相互交织,展现了叶嘉莹形象的多面性。同时,这也展示了古诗词在社会话语变迁中的影响。
影片运用内嵌叙事的手法,将本应在电影之外的拍摄场景嵌入其中,创造出一种杂糅的风格。这种处理方式打破了传记电影常见的“即在真实”的叙事方式,为观众带来了更强烈的“临场感”。
<<·——“缺席的在场者”: 媒介间审美体验——·>>
在数字媒介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现代电影已不再是单一媒介,而成为融合不同媒介文本的复杂形态。电影《掬水月在手》通过多重叙事层次,融合多种艺术媒介,创造了丰富的叙事结构。观众在其中不断跃入多个叙事层,由“缺席的在场者”变为主动参与者,经历多层媒介间审美体验。
陈传兴导演以叶嘉莹口述史为框架,巧妙地将不同媒介交织于其中,呈现出多重并置的叙事效果。观众在回忆、纪录片和现实之间穿越,这种错位感和互文叙事策略,激发了观众的思考,重构了主客关系,引导观众进行自主表达。
电影中的多媒介叙事不仅反映了叶嘉莹的人生历程,也呼应了中国古诗词文化的传承与复兴。通过不同媒介的交织,影片呈现出中国文化的多重韵味,为受众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这种多层次的互文叙事不仅消解了传统叙事模式,更激发了观众的思考,让观众成为影片叙事的创造者,体现了电影与观众的互动性。
《掬水月在手》通过多媒介的互文叙事,打破了传统叙事模式,将观众引入多重叙事层次,呈现了丰富的审美体验,同时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途径。
<<·——结语——·>>
媒介间性是现代电影的重要属性,通过媒介间互文叙事实现数字影像的跨界交流,为电影的意义阐释带来新的理论视角和审美范式。电影《掬水月在手》展示了典型的媒介间互文构建,凸显了数字媒体时代的影像美学,充分彰显了媒介间性在影像创作中的趋势。
陈传兴导演的策略为后现代电影艺术中的媒介间性与互文叙事提供了独特的实践示范,为深入研究提供了分析的范例。
参考文献[1]行人文化,活字文化.掬水月在手:镜中的叶嘉莹.[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20:296.
[2]陈传兴.岸萤[M].北京:中信出版社,2020:2.
[3]张玲玲.媒介间性理论:理解媒介融合的另一个维度[ J ].新闻界,2016(01):12-18.
[4]金元浦.“间性”的凸现[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