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如此,但在此首词中,我认为万教授提出的“错综复杂”意未必没有道理。因为三个叠字的重要功能在于感叹,而非指责。如果说是在指责谁的错误,那么如前文对于“恶”字的论述,指责对象无非三个:社会、陆母、自己。哪一个更合适呢?第一个限于历史背景可能觉悟不到。第二个呢,禁锢于礼教之中,岂敢如此?最有可能的就是悔过自己。然而,悔的是什么却又成了问题。悔当初不该分手?悔自己缺乏反抗的勇气吗?应该说悔过的心情还是有的,但对象却很模糊。同时夹杂的还有愤恨,而该去恨谁,同样是一种矛盾。所以,面对这些“错综复杂”的问题,词人不知道是应该指责外界呢?还是悔恨自己?回忆里的往事如乱麻般交织在一起,于是情绪失控,声泪俱下而又声嘶力竭地发出这三声错、错、错!
而下片结尾的莫、莫、莫,也正是对此的回应。冷静后的词人意识到一切都已成为过去,再也无力回天,于是愤恨化作无奈,也只得全部作罢了。
应该说,陆游对于唐琬的爱是情真意切的。大约南宋庆元五年(公元1199年),陆游再游沈园,作《沈园》两首。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陆游《沈园二首·其一》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陆游《沈园二首·其二》
此时陆游75岁,而唐琬已离世43年。两首悼亡诗,深沉哀婉,含蓄蕴藉,都表达了词人对原配夫人深切的思念和生死不渝的挚爱。
晚年的陆游,曾长期居住在沈园附近,每年春上必前往凭吊唐琬。其间写过多首悼亡或表达难忘之情的诗词作品。如:
城南亭榭销闲坊,孤鹤归飞只自伤。
尘渍苔侵数行墨,尔来谁为拂颓墙?
此首《城南》,写作时年82岁。而直到84岁,陆游仍旧不顾年迈体弱,再次游历沈园,并作《春游》诗一首: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此时,距离陆游辞世仅剩一年。
※本文由薛定谔的文艺猫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