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语谁翻译的,源氏物语中文版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3 21:48:35

令林文月深深迷恋的,还有紫式部。研究需要,她开始涉猎日本平安时期的文化书籍,闲暇时,便躺在榻榻米上入迷地读紫式部的《源氏物语》。留日接近尾声时,她特意去参观了位于京都东北郊的石山寺,据说,紫式部曾在这里捕捉灵感。在那个执笔的紫衣女像前,她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呼吸相应般的奇妙心契”,冥冥中注定了她与紫式部的因缘。

回台后,林文月开始撰写论文《唐代文化对日本平安文坛的影响》,特意用了较大篇幅介绍白居易的《长恨歌》对《源氏物语》的影响。1973年4月,《源氏物语桐壶与长恨歌》刊登于《中外文学》,那时,《源氏物语》还没有中文版,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她在论文后面附译了首帖《桐壶》,一并刊出。

论文和译文发表后,引起读者极大兴趣,纷纷打电话到编辑部,总编辑胡耀恒找林文月商量,说读者希望看到《源氏物语》的全貌。“老天爷,他不知道后面还有54章,我当时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而这本书仅仅翻成现代日语就需要十年!”

“你就试试看吧,想停就停。”

就这样,林文月开始“硬着头皮”翻译《源氏物语》。困难重重,《源氏物语》里面有很多没法翻译的东西,譬如说一件衣服的织法、染法,还有植物花草与香料的古日文等等,分得特别细,林文月不得不经常跑去问台大植物系的教授。翻译“和歌”也是难题,她用了一种类似楚辞而又不是楚辞的方式,每首和歌用三行,以便看起来有日本文的味道。

译文在《中外文学》连载,带着儿女,还要教书,所有的翻译都是在时间的罅隙进行的,女儿形容她“像一部上了发条的机器”。对她的拼命,台静农看不过去了,劝她:“你用不着每期都那么准时,偶尔也可以拖一拖稿子。”但自小接受守时教育的林文月说:“我不允许自己有‘来不及’这种问题。”随着翻译工作的进展,她越来越觉得自己渗入了紫式部的世界,夜深人静,独对孤灯,紫式部的相伴让她并不寂寞。

源氏物语谁翻译的,源氏物语中文版(9)

“就像跑了一场五年半的马拉松一样。”1978年12月,这部巨著终于译完,66期连载,100多万字,一次也没有拖稿。书出版时,丈夫郭豫伦精心设计了封面,林文月书中的很多插图也是夫妻俩共同完成,成为文坛一段佳话。

那时,两岸信息不通,林文月并不知道,丰子恺已先她一步译完《源氏物语》。“如果我当年知道丰子恺这样的大家已经完成了中文翻译,我大概会不敢提笔。”幸好她不知道,后来,这部曾被质疑“小学五年级的日语水平”翻译出的《源氏物语》获得第十九届国家文艺奖翻译成就奖,日本举行《源氏物语》1000年纪念大会时,她是其中四位外籍人士之一。

1993年,林文月从台大退休定居美国,担任美国加州史丹福大学客座教授。她依旧笔耕不缀,散文著作与翻译作品不断推出,实现了她在台大读书时的心愿:“安安静静过一种与书香为伍的单纯生活。”无形中也正契合了她最敬爱的外祖父连横在诗中的梦想:“他日移家湖上住,青山青史各千年。”

来源:各界杂志、各界文史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