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驿城
而驿城里的“驿卒”,也不是一般的贩夫走卒,是经过军事训练的,绝大部份都是能上马、能拉弓的存在。后来倾覆了明朝的闯王李自成,从前也是一个驿卒。设置在边陲和关隘地区的驿站,军事功能会更加突出。
(4)国际传播,文化交流
驿道有国内驿道和国际驿站之分。而在一些国力强盛、对外影响力大的时期,国际驿道和驿站为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比如汉代的“丝绸之路”上的驿站,再比如元朝,元朝通过驿路和西方有频繁的往来。当时中西国际驿路共有三条:一条从蒙古通往中亚;另一条是通往叶尼塞河、鄂毕河、额尔齐斯河上游的驿路;第三条为经过甘肃走廊通往中亚、欧洲的传统丝绸之路。清初史家万斯同说: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一条条相互连结的驿道,一个个星罗棋布的驿站,把原本属于中原的医药和农桑的宝贵经验传向了远方,也把国外的先进生产技术以及文明带到了国内,促进了国家的开放和民族融合。
▲元代国际交通
驿站之过——差役之威如虎,小民之命如丝诚然,每一个事物都有两面性。尤其是在规模扩大以后,它的缺陷和问题也往往会随之扩大。伴随着发展和完善的脚步,驿站制度的负面影响也显现出来。有人开玩笑说,明朝崇祯裁撤驿站,是史上损失最大的一次裁员。可他为什么要裁撤驿站?还不是因为驿站的的确确给百姓带来了灾难。
(1)花费过巨,盘剥百姓
准确的来说,驿站属于公共资源。而公共资源一旦被滥用,很容易一发不可收拾。上文提到,元朝颁布了专门针对邮驿制度的《站赤条例》,《站赤条例》的颁布,客观上的确极大地促进了驿站制度的发展,得到历代统治者的赞赏。但另一方面,《站赤条例》对于底层人民的盘剥加重,也是导致元朝大批起义的原因之一。
▲驿站滥用
而这个问题到了明朝则更加明显。明朝的财政支出科目里没有“差旅费”这一项,明初,官僚机构较小,朱元璋管得很严,据说一品官出门,随行不超过10人,行李不超过200斤。因此,这方面的开支不算多。到嘉靖年间,官僚机构膨胀,繁文缛节增多,官员出差频繁,接待开支骤增。而这些开支,都是由地方州县衙门自行解决的。到头来,自然就落到地方百姓头上,而中央还根本意识不到。
(2)维护特权,滋生腐败
值得一提的是,驿站本来就是一个只对特权阶级开放的场所。天长日久,必然会腐败变质。杜牧有诗曰:“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据说每年为了给杨贵妃运送荔枝,会累死几匹马,殉职几名士卒。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驿站体系沦为特权阶级享乐工具的现象。
▲一骑红尘妃子笑
而前文提到的鸡鸣驿城,也是明朝后期奢华的驿站的一个典型,这些地方,成了拉关系、求升官的场所,更多驿站则年久失修,管理混乱。正如嘉靖二十一年一份诏书所说,"近年以来,驿递疲惫太甚,良由差役浩繁,加以包揽之徒,倚公侵费。"一年花费在驿站的费用达上百万两白银。
(3)管理不善,公物滥用
除了特权阶级的公物私用现象以外,其他阶级的滥用现象也很明显。理论上来说,驿站并不对外开放,只有拿到官方的文书才能入住。在明朝,这种证明“我是有公务在身”的文书是由兵部给出的,可是兵部只顾给,并不管回收核对。因此,要拿到这“证明”并不难。这就造成了毛羽健把驿站狠批了一通:"兵部勘合有发出,无缴入。士绅递相假,一纸洗补数四。差役之威如虎,小民之命如丝。"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