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通俗介绍,世说新语大致讲的什么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6 19:33:04

解读人:戴建业

来源:早晚读书

世说新语通俗介绍,世说新语大致讲的什么(1)

戴建业

被《人民日报》盛赞的“有趣灵魂”,千万网民眼中的“别人家的语文老师”,将古典文学再次带回生活的“隐秘”国学大师。作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今日头条“2018年年度人物”,“2018超星最具影响力年度名师”,百度百家号2019“影响力作者”,他在抖音一周流量破3000万,当国学传承只剩下音乐与服装时,是他将古典文学再次拉回了人们视野。调侃而不搞笑,通俗却不掩格调,如果说济公让佛教变得有趣,那么他则是让古典文学变得有趣起来的另一位大师。

戴教授已经精研《世说新语》30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戴建业精读世说新语》也已在今年7月问世,讲《世说新语》,戴教授可是真正的大师。


漫漫人生路,早晚要读书,我今天带领大家一起解读的就是《世说新语》。《世说新语》在中国的历史上,一问世就成了名著,很快就有人给它做注释,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少有的。《世说新语》为什么好,我和大家讲一下。

1957年傅雷先生的儿子,从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跑到了英国,忘掉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傅雷先生就通过批准,给他寄了三本书到英国,这三本书中间,就有一本书是《世说新语》,可想而知《世说新语》在傅雷先生的心目中间有多高的地位。

大家都知道鲁迅吧,鲁迅有一个好朋友,也是他的老乡叫许寿裳。许寿裳叫鲁迅给他儿子推荐十本中国的好书,鲁迅先生推荐的十本书之一就有《世说新语》。

正因为有《世说新语》,才让我们知道历史上还有那么多有趣的灵魂。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潇洒,什么叫旷达,什么叫真率,什么叫自然,当然我们也知道了什么叫荒诞。《世说新语》里面很多人很荒诞,荒诞到让你感到吃惊的程度。

朋友们,我现在介绍一下《世说新语》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世说新语》产生于南朝的宋,它的作者在历史上一直都写为刘义庆,这本书主要是把东汉末年一直到魏晋这两百多年时间里的贵族的平时的言行、做事的派头、做事的内容,全部都记载下来。

01应该传承的贵族精神

我今天准备从书中挑几个主题讲解,首先是贵族。贵族在我们的汉语中间差不多成了个贬义词。我在这里反复的强调一下,贵族肯定有很多劣根性,我们可以不需要贵族,但我认为还是应该保留我们这个民族的高贵和贵族精神。

其中一个故事,晋朝的建文帝对卞壶说:“卞壸,你如果要亲自上阵,你一定要备几匹良马,失败了以后好逃跑。”卞壸在朝廷上说:“皇上,我家世代身受国恩,在我这一代,如果国家首都晋城被攻破了,我要良马何用。”他根本就不要良马,当天下午,他带着两个儿子,父子三人战死沙场。其实他是可以不上战场的,但他不仅上了战场,还把两个儿子也带上了战场,这就叫贵族精神,是担当意识。

我顺便说一下,二战的时候,英国的伊顿公学百分之五十五的中学生战死沙场,这就是如果你是贵族,你就要为国家做出贡献,为国家负责,与国家共存亡。贵族精神不仅是担当意识,还有高度的艺术修养。

我们来看《世说新语》中王子猷这一则。王子猷是书圣王羲之的儿子,他也是大书法家,是个典型的雅士,他身上有才气,有雅气,有贵族气,但也有痞子气,像个痞子。

桓子野又叫桓伊,他是个大军事家,在当时已经当了将军,在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一场战役——淝水之战里,总指挥是谢玄,他是副总指挥。同时,他又是著名的音乐家,他的笛子吹的特别的好,而且他也是个情种,一听到外面有人唱歌,就激动得没办法。

王子猷有事离开首都,在首都郊区的一个地方,刚好遇上了桓子野,他马上就叫他手下转告桓子野说,听说你的笛子吹得好,能不能给我吹一曲。桓子野早就知道王子猷的大名,马上就下马,在胡床上给他连吹三曲,一吹完他就走了,王子猷连谢谢都没有说。

这是一种真正的知音,两个人心灵高度的沟通,深刻的理解。当然,这里面当然也有贵族意识,因为王子猷的地位太高了,就像微信圈一样,他们是一个微信圈的。我再跟大家讲,你的微信圈是些什么鬼人,你就是什么鬼人。

而且还更重要一点,不是王子猷亲自去请。桓子野当时是将军,王子猷叫手下的人去说,桓子野居然就吹了。为什么?桓子野这个优美的笛声,它需要有高度的鉴赏。

例如说我写了好文章,我希望有真正懂文章的人说,戴教授的文章写的真好,他哪怕骂我一顿,我心情也舒服。搔痒不着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就是骂,骂的准确那也漂亮。它是两个人高度的文化修养,高度的深刻的理解,而且两个人都完全忽略了世俗的客套,这叫君子之交淡如水,根本没有什么别的关系。贵族的精神,我相信将来肯定会发扬光大,我们既有担当意识,也有高度的文化修养。

02真正的贵族会讲话

同学们,我们讲下一节,我们讲《世说新语》的机智。我们看一则:“晋武帝每饷山涛恒少,谢太傅以问子弟,车骑答曰:当由欲者不多,而使与者忘少”。

晋武帝大家都知道是司马炎,山涛就是山巨源。大家在中学课本上有一篇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山涛也是竹林七贤之一,他其实也是个政治家,是个老手,当了宰相以后,晋武帝每次给他赏赐的东西,总是赏赐的很少,到了好多年以后,大家还在议论这个问题。

有一天谢安就把他几个侄儿、儿子找来,他说你们几个小家伙说一说,晋武帝为什么每一次赏赐东西给山涛总这么少呢?谢玄就说,我敢肯定,是山涛为人淡薄,不在乎多少东西,他根本不想要东西。所以弄得晋武帝每次都忘了赏赐他的东西赏赐的太少了。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晋武帝为了成人之美,大臣不喜欢要东西,我就给他少赏赐点,使他在历史上有美名,这样一来,皇上也高贵,大臣也高贵。谢玄这叫什么?这叫机智,会说话,这叫真正的贵族会讲话

那么我再讲一个“机智”的例子,就是孔融。孔融从小就以神童著称,真的是很聪明。在孔融十岁的时候,他随他的父亲到了洛阳。当时的李元礼有盛名,他去看李元礼,门卫不让他进去。孔融就说,我和你们的李元礼先生是世家通好,关系很深。马上那个门卫就吓到了,马上就通告。一进来那个元礼就傻了,说从来没见过他,他怎么和我通好的呢?

孔融怎么说,他说我家先辈与你家里有师资之尊,这里面有个典故,我给大家解释一下,相传孔夫子向老子问过礼,老子姓李,叫李聃,那等于说老子就是孔夫子的老师,孔融姓孔,李元礼姓李,那么他们两家不是世家通好吗?

所有的宾客都很惊奇,说这个小孩太了不起了,反应这么敏捷,说的这么圆融,说的这么好。那个姓陈的老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突然说一句,他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小的时候很了不起,长大了未必了不起。这搞的这个小孩子怎么坐得住,孔融马上就反应出来了,他说,想君小时必定了了。大家听懂了没有,姓陈的老兄说,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聪明,孔融对他说,我想你小的时候大概就很聪明,言下之意你现在就不怎么样了。

我们现在再讲一节,深情。所谓魏晋风流就是玄心,就是有治学头脑、洞见,还要有深情。那我们看看他们的深情。魏晋贵族把生死看得最重要,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大家记得吧?他说“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他说人生死生是最大的事,怎么不痛苦?桓温作为将军,在京城看到他当年种的树一人也抱不了了,他看到那棵树长大了,眼泪就直流,他说树犹如此,人何已堪?意思是我种的树都长这么大了,我怎么能不老?我年轻时候读不懂这句话,我这次到深圳去,一个学生设宴欢迎我,宴会上我说你现在在哪个地方工作?他说戴老师,学生不才,现在退休了。我大吃一惊,我就想到,学生尚如此,老师何已堪?

再说魏文帝曹丕,我们印象中曹植特别有才华,但我告诉大家,曹丕也很有才华,文章也写得很好。要在曹丕和曹植之间交朋友,我可能更愿意交曹丕,现在说的“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说是曹植说他哥哥的,但我觉得曹丕即使想*他的弟弟,也不会用这么蠢的方法,对不对?

当时,“建安七子”的王粲死了,曹丕很痛苦,就给王粲送葬,这场送葬,是世界上最别开生面的送葬场面。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曹丕当时是太子,给王粲送葬,是为王粲举行国葬。大家一听,一想到送葬就想到我们现在的葬礼对吧?送葬就是伟大的什么家什么家,与世长辞,所有人都是一样的,一点变化都没有。而曹丕一上来就说,王粲先生生前好驴子叫,现在在座的送葬的各位,各作一声驴子叫而送之,我带头。

当时所有人对生死都看得很重,对朋友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的。打个比方说嵇康有个朋友是个大哲学家,嵇康这个家伙有一个很怪的爱好,他喜欢打铁,他一打铁他这个哲学家朋友,就开始给他拉风箱。还有另外一个朋友每一相思,是千里命驾,就是一想到要去看嵇康,上千里路马上就赶着马车去看嵇康,看一眼就回来了。

03诗意就是毫无目的地行事

下面我再和大家讲一下旷达,要怎样才是诗意的栖居?就是所有的行为都是没有目的的,只要行为有目的,那就没有诗意。比如说我在这讲课,要是说戴建业你到这来了,一分钱都不给,我说好啊,那太好了,那就叫诗意。所有的事只要有目的,你有功利性的目的,它就和诗意已经跑远了。

我现在讲这个小故事,一个就是张翰,西晋的权贵,他本来是南方人,在洛阳当官。见西风已起,张翰就想到了江浙一带的莼羹菜,他想得要命,那他怎么干?他写了一个辞职报告,说首长我不干了,人家说你为什么?他说我想吃家乡的莼羹菜,于是就回去了。我告诉你,魏晋很多人活的很真率、活的有诗意,也包括你们很熟悉的陶渊明,陶渊明县令当得好好的,突然说,当官当得这么苦,深愧平生之志,跟我一辈子追求的东西隔得太远了,不干了,于是就回去了。你知道回去得多苦,自己种田,他自己去淘米,而且更搞笑的是,他把淘米也写到诗中间去了,要是我淘米我绝不写诗,但是他写了,而且写得很有趣。

04三国最有智慧的男人——曹操

我们再讲讲机诈。机诈这一节我主要是以曹操为代表来讲,在汉魏之交、三国时期,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最有智慧的人不是诸葛亮,而是曹操。最会打仗的人也不是诸葛亮,而是曹操。诸葛亮一辈子就没有打过一个什么像样的胜仗,就是罗贯中误导了我们,以为他特别会打仗,其实诸葛亮的确才智过人,但诸葛亮并不会打仗。曹操一辈子打了很多胜仗,最有名的是官渡之战,在官渡这个地方两军相逢,打了接近一年仗,*得血流成河,曹操以2万多的兵力打败、歼灭了袁绍20多万大军,一举定乾坤,这叫男人。

曹操是个了不起的人。《世说新语》中间就有他和袁绍,因为曹操的父亲是宦官的养子,他在洛阳长大的,和袁绍小时候就认识,两个小伙子,听说他们那个街坊上有一家娶的媳妇特别漂亮,就约好了要把这个新娘抢到手。那怎样抢?两个人就躲到那家里面的花园去,曹操出了个鬼点子,突然一喊,花园里有小偷,闹洞房的人都跑出来了,抓小偷,他们两个人就冲进去,把那个女孩子一绑,开始逃跑。跑到半路上袁绍掉到一个坑里,坑里周边都是刺,袁绍就说曹操你把我拉上来。曹操说我不能拉,我背着这个姑娘,后面追兵到了,我要放她了,人家把我也捉了。

曹操这个时候要跑了,那就太不够意思了。你们说这个时候曹操要想个什么办法把袁绍弄出来?曹操突然一喊,小偷就在这里,袁绍脸都吓白了,哪还管什么刺,就爬上来了。从小袁绍跟曹操一起玩,就从来没有玩赢过曹操,曹操很狡猾,他的聪明之处还不仅仅是一个,曹操虽然说他是奸诈,但老实说,曹操的每一个奸诈我都喜欢。一个人要坏,坏得可爱,那也是了不起,其实他并不坏,他是一个正面人物,我真的爱死他了。

魏晋的很多人都很可爱,也有故事,以上就是我为大家解读的《世说新语》。

书到用时方恨少,祝贺你,又听了一本名著。

(以上内容节选自“早晚读书”邀请“网红教授”戴建业先生讲读的《世说新语》。完整版请关注早晚读书获取~)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