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侯尊师归蜀原文,送韦行军员外赴河阳译文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7 23:04:56

本文载于王卡、汪桂平主编《中国本土宗教研究》第一辑,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8,第132-173页。转自道教学术翻译与研究公众号。

摘要] 道教投龙简仪,源自中国远古时期至秦汉的传统天地山川崇拜和天道信仰及封禅等相关祭祀礼仪,经汉末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由高道折中就祭、望祭并借鉴巡狩和代祭,在古来投埋简册和早期道教“三官手书”礼仪的基础上,“实用化”地整理、改革和发展,“创造性的”加入“担当”神圣信使职责的“龙”而成,“实现”了“以龙负简”、“金龙驿传”、“通达神前”,堪称“函祭”。由敦煌本《大唐开元立成投龙章醮威仪法则》等文献可知,投龙简仪至迟因唐王室推崇道教而被正式确立为国家祭礼,进而波及流传至五代和宋元明。及至清代,随着道教乃至国家整体的衰落,帝制的终结,逐渐被淡忘。道教投龙简仪“有创意的”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地山川崇拜和天道信仰、龙崇拜、玉崇拜、金崇拜、文字崇拜、血崇拜、发崇拜以及权威崇拜等主要传统信仰与崇拜。这,大概也是该仪式能够在通天权的竞争中胜出并迅速得到帝王认同而成为国家祭祀礼仪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投龙简仪;龙崇拜;玉崇拜;血崇拜;函祭;一王教

送侯尊师归蜀原文,送韦行军员外赴河阳译文(1)

一、引言

道教的投龙简仪,是在(大型)斋醮科仪的最后阶段进行的将告神文简和龙等礼器同时投放的宗教仪式(参见表1、2),简称“投龙简”、“投龙仪”或“投龙”等,也被认为是告文送达神灵的关键环节。是东晋南北朝以来重要的道教礼仪程序之一[2],也是最具中国传统特色的宗教仪式之一,其形成源远流长。概言之,可以说它源自中国远古时期至秦汉的传统天地山川崇拜和天道信仰及相关祭祀礼仪,经汉末五斗米道的天地水三官信仰和魏晋南北朝时期高道们的整理、改革和发展形成,至迟由唐王室推崇道教而确立为国家祭礼,进而波及流传至宋元明。及至清代,随着道教乃至国家整体的衰落,帝制的终结,投龙简仪也逐渐被人们淡忘。但随着相关文物的出土和20世纪初法国汉学家沙畹(Edouard Chavannes,1865-1918)《投龙》[3]一文的发表,又重新引起了学界的注意。沙畹这篇将近180页的长文,前半部分是据《道藏》、碑刻以及投龙简告文等对投龙仪的考察;后半部分为对规范投龙简前导仪式的道书之一——《太上灵宝玉匮明真大斋言功仪》的汉法翻译。该文可能是已知最早用近现代学术方法研究道教仪式的论著,所据文献之丰富,考证之翔实,令在该文发表近百年后初见之笔者仍为之惊叹。

送侯尊师归蜀原文,送韦行军员外赴河阳译文(2)

表1 道教投龙简仪宏观仪程与相关科仪道经示例[4]

国内学者对投龙简仪的关注,虽然有些滞后,但近二十年以来也不断有结合最新考古资料的研究成果发表。刘昭瑞先生的《从考古材料看道教投龙仪》[5]阐述了“从秦代的《诅楚文》到五斗米道的三官手书,再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演变以及道教领袖如陆修静的整理,从而形成了道教斋醮科仪中的投龙仪”这一发展过程,并将投龙仪同封禅相比较,认为“唐以来的许多帝王未曾封禅泰山,但却有泰山投龙告神的活动,实际上可以说是泰山封禅在道教背景下的简约化。”不过,刘先生的进一步研究成果《秦祷病玉简、望祭与道教投龙仪》[6],阐释了古代山川望祭的内涵及其同道教投龙仪的关系,“使我们对道教投龙仪形成脉络的认识也逐渐更加清晰起来”了,并认为“汉代以后,与古代望祭形式最为相像的是道教的投龙仪”,似已修正其前文观点。有关这些,刘先生专著《考古发现与早期道教研究》[7]则表达得更加清晰,显示着持续研究的成就。王承文先生在博士论文《敦煌古灵宝经与晋唐道教》中,用上百页篇幅(连同文献整理)考察了“古灵宝经与晋唐道教投龙简仪的形成和发展”[8],为所见国人相关论著中最为详尽者。张泽洪先生博士论文《道教斋醮科仪研究》[9]也介绍了投龙简仪,后又有相关内容的扩充版《唐代道教的投龙仪式》[10]发表。王育成先生的《考古所见道教简牍考述》[11]等文著录了大量历代投龙简及其告文。雷闻先生博士论文《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对投龙简仪也有较多关注[12]。恩师王卡先生虽尚未就投龙简仪发表专论,但也在巨著《敦煌道教文献研究》[13]和论文《嵩山道教遗留的几件文物》[14]中给予特别关注,同时将敦煌本《大唐开元立成投龙章醮威仪法则》定作笔者学位论文基本对象文献。由此,笔者也对投龙简仪展开了专题研究并持续关注,试图进一步探究道教投龙仪的起源,在了解该仪式对传统祭祀礼仪之继承的同时,阐明其创新、魅力与发展。

送侯尊师归蜀原文,送韦行军员外赴河阳译文(3)

图1 英国著名作家哈代小说《德伯家的苔丝》的主人公苔丝在被公认为上古天文与宗教遗迹的巨石阵度过她最后的自由时光。在那里,她和丈夫讨论了生死、永恒、信仰、灵魂、天神、上帝、祭祀等,然后在献祭石上安睡。醒后从容被捕,坦然赴死。这样的安排大概就是希望她死后升天吧。1979年版英法合拍同名电影以及后来的BBC同名电视剧都表现了这一场景。左图为小说书影,右图上下分别为电影和电视剧海报,皆示巨石阵,似显西方之天道崇拜。

二、埋简投书,禳灾祈福

——投龙简仪的传统宗教与早期道教祭祀渊源

同其他民族(如图1)一样,华夏先民也早在远古时代就有了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鬼魂崇拜、天神崇拜及/或自然崇拜等原始宗教的形式。约6500年前的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古墓及相关仰韶文化遗迹(图2、3)[15],以及约5000年前的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圜丘与方丘遗址[16],这些考古发现的天文学与宗教学意义告诉人们,或由于如北斗七星或九星[17]斗柄指向与季节更替之类天象变化同物候变迁的某些规律性关系的发现,及至给人们带来较稳定生活的农业文明的诞生,中国先人早在远古时期就已把天看作难知却又深刻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因素。于是,有了天神或天道信仰[18]以及相关习俗、仪式乃至理论体系。

送侯尊师归蜀原文,送韦行军员外赴河阳译文(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