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侯尊师归蜀原文,送韦行军员外赴河阳译文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7 23:04:56

图2 西水坡45号墓与相关仰韶文化遗迹分布示意图——死后升天之路

先民以为天神就在头顶上方的昊昊苍穹之上,于是筑坛近天以祭天。或以为高山更接近于天,从而有了登高山祭天礼仪。被誉作道教十大洞天之首的著名王屋山(洞天),其主峰即因据传轩辕黄帝曾在此筑坛祭天[19],也被称作天坛山。不过,在广为人知的诸多祭天礼仪中,最为高贵隆重者莫过于登封泰山。实际惯于将封泰山(或其他大山)祭天之“封”和禅其附近小山祭地之“禅”合称为“封禅”。现存典籍中最早直接述及封禅的是《管子·封禅》篇,其中记录了齐桓公同管仲谈论封禅的一段对话,文曰:

桓公既霸,会诸侯于葵丘,而欲封禅。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虙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皆受命然后得封禅。”桓公曰:“寡人北伐山戎,过孤竹;……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诸侯莫违我。昔三代受命,亦何以异乎?”于是管仲睹桓公不可穷以辞,因设之以事曰:“古之封禅,鄗上之黍,北里之禾,所以为盛;江淮之间,一茅三脊,所以为藉也。东海致比目之鱼,西海致比翼之鸟。然后物有不召而自至者十有五焉。今凤凰麒麟不来,嘉谷不生,而蓬蒿藜莠茂,鸱枭数至,而欲封禅,毋乃不可乎?” 于是桓公乃止。 [20]

送侯尊师归蜀原文,送韦行军员外赴河阳译文(5)

图3 图2中下起第3图——“御龙升天游星空”图放大

管仲将封禅的历史追溯到黄帝之前的远古时期,似同三皇五帝传说有关联。不论所述真实程度如何,它都反映了人们对待封禅的基本认识——封禅是至神至圣的礼仪活动,绝非随时随地随意可行。

对被认为至神至圣的封禅礼的最详尽先秦文字记述,也不过如此。即便可靠,也已难窥详情。不过,在大致了解前人相关研究的同时,笔者还注意到,如表2所示,文献显示道教投龙简仪所用礼器所寓崇拜与信仰元素,无一例外,都远在道教成立之前早已有之。那么,道教投龙简仪有何新意?何以吸引包括帝王在内的广大信众?下面将以见存礼器等为线索,结合相关文献加以考察。

由于公认有可考记录的实际封禅始于秦始皇[21],于是,一些学者认为封禅之礼仪实为秦始皇所首创。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有“工之子恒为工”、“农之子恒为农”(《国语·齐语》)的传统,而司马谈、司马迁父子,作为“昔之传天数者”、“世序天地”的“重黎”之后,似乎也出自“恒为史”之天文兼史官世家[22]。《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了作者父亲司马谈对作为儿子的司马迁的临终嘱托,父亲司马谈以未能参加汉武帝封禅大典而引为终身遗憾,文曰:

子迁适使反,见父于河洛之间。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 自获麟以来四百有馀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 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 ”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23]

此情此景,不能不让人相信,关于封禅,即便《管子·封禅》和建议秦始皇封禅的齐鲁儒者所述并非全为信史,但也不至于纯属虚构,应当有过一些相关史实。司马迁本人更是直言作《史记》“以究天人之际”[24](《汉书·司马迁传》),道明了其继承“典天官事”这一世传家学沟通天人之神圣使命。

送侯尊师归蜀原文,送韦行军员外赴河阳译文(6)

表2 道教投龙简仪所用礼器及其用法、用意。 表注:为投龙简仪源流考察方便,据杜光庭编《太上黄箓斋仪》卷五十五“投龙璧仪”整理列示。虽然暂未见专对金箓斋投简仪的类似说明,但既然此处所言黄箓斋适用于国家、帝王乃至庶人,或可用作投龙简仪之普适参考。

可考文献所载于公认组织道教确立之前实施过封禅典礼的只有秦始皇、汉武帝和东汉光武帝三位帝王[25]。其中,秦始皇似全无可依之先例,在兼听儒者(大概还有方士)之言后,弃儒者所议之繁文缛节,径自行登封,《史记·封禅书》记如:

即帝位三年,东巡郡县,祠驺峄山,颂秦功业。于是征从齐鲁之儒生博士七十人,至乎泰山下。诸儒生或议曰:“古者封禅为蒲车,恶伤山之土石草木;扫地而祭,席用葅秸,言其易遵也。”始皇闻此议各乖异,难施用,由此绌儒生。而遂除车道,上自泰山阳至巅,立石颂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从阴道下,禅于梁父。其礼颇采太祝之祀雍上帝所用,而封藏皆秘之,世不得而记也。

显然,“太祝之祀雍上帝”之礼,应当是不尽同于儒者所尚祭祀昊天上帝之礼的。同时,也许正由于其“封藏皆秘之,世不得而记”,以至相隔约百年之后被认为首先推行“独尊儒术”国策的汉武帝,首封泰山也还是只能在儒者与方士所议难决之后自制其礼,《史记·封禅书》记如:

今天子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26]

元年,汉兴已六十余岁矣,天下艾安,搢绅之属皆望天子封禅改正度也,而上乡儒术,招贤良,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欲议古立明堂城南,以朝诸侯。草巡狩、封禅、改历服色事未就。……

是时李少君亦以祠灶、谷道、却老方见上,上尊之。少君者,故深泽侯舍人,主方。匿其年及其生长,常自谓七十,能使物,却老。其游以方遍诸侯。无妻子。……[27]

少君言上曰:“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乃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28],黄帝是也。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于是天子始亲祠灶,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而事化丹沙诸药齐为黄金矣。

……

自得宝鼎,上与公卿诸生议封禅。封禅用希旷绝,莫知其仪礼,而群儒采封禅《尚书》、《周官》、《王制》之望祀射牛事。齐人丁公年九十余,曰:“封禅者,合不死之名也[29]。秦皇帝不得上封,陛下必欲上,稍上即无风雨,遂上封矣。”上于是乃令诸儒习射牛,草封禅仪。数年,至且行。天子既闻公孙卿及方士之言,黄帝以上封禅,皆致怪物与神通,欲放黄帝以上接神僊人蓬莱士,高世比德于九皇,而颇采儒术以文之。群儒既已不能辨明封禅事[30],又牵拘于《诗》《书》古文而不能骋。上为封禅祠器示群儒,群儒或曰“不与古同”。徐偃又曰“太常诸生行礼不如鲁善”。周霸属图封禅事。于是上绌偃、霸,而尽罢诸儒不用。

……

四月,还至奉高。上念诸儒及方士言封禅人人殊,不经,难施行。天子至梁父,礼祠地主。乙卯,令侍中儒者皮弁荐绅,射牛行事。封泰山下东方,如郊祠太一之礼。封广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则有玉牒书,书秘。礼毕,天子独与侍中奉车子侯上泰山,亦有封。其事皆禁。明日,下阴道。丙辰,禅泰山下址东北肃然山,如祭后土礼。天子皆亲拜见,衣上黄而尽用乐焉。江淮闲一茅三脊为神藉。五色土益杂封。纵远方奇兽蜚禽及白雉诸物,颇以加礼。兕牛犀象之属不用。皆至泰山祭后土。封禅祠,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

……

天子既已封泰山,无风雨灾,而方士更言蓬莱诸神若将可得,……

送侯尊师归蜀原文,送韦行军员外赴河阳译文(7)

图4 新莽封禅玉牒(原文中为图4<左>)


送侯尊师归蜀原文,送韦行军员外赴河阳译文(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