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结集
宋本重见天日
1982年,由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面,组织专家对十一部重要中医典籍进行重新校注,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十一部典籍分别为:《素问》《灵枢》《神农本草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中藏经》《黄帝内经太素》《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其中《伤寒论校注》由刘渡舟担任主编,钱超尘副之。
刘渡舟先生主编的《伤寒论校注》,其所使用的底本即上述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赵开美的修刻本。《伤寒论校注》于1991年刊行,刊行之后,这一底本广泛传播并得到认同,目前高校使用的《伤寒论》教材,就是使用该底本。
在此之前数百年间流通过的诸个版本,值得一提的是源自日本的安政本《伤寒论》。明万历的赵开美本刊行后,其初刻本很快便流传到日本,不久日本坊间翻刻了宋本《伤寒论》并流通,称为秘府本或内阁本,并被日本学术界奉为国宝。但据钱超尘先生考证(《“日本安政本〈伤寒论〉”版本之考证》),上述刻本若依版本规范,错讹颇多,并非真正的赵开美本。
日本安政三年(1856),由堀川济据枫山秘府本,经重新点校纠正错讹后刊刻,此即著名的《翻刻宋版伤寒论》,亦称安政本《伤寒论》。安政本付梓不久,便传回中国。1923年,著名中医学家恽铁樵先生以安政本为底本影印发行,并谓之为赵开美本。恽氏的此一结论,致令此后之撰著、教材、目录多误称恽氏本为赵本。如1955年由重庆中医学会主编、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辑宋本伤寒论》,其所使用的底本即恽氏影印本。又如1959年由南京中医学院主编、陈亦人教授主笔的《伤寒论译释》,其所用底本亦为上述影印本。《伤寒论译释》曾多次再版,在中医界影响甚大。而《伤寒论校注》于底本上拨乱反正,采用的是真正的赵开美本。
五宝现身
就《伤寒论》的流布而言,尤其是二次结集后的流布,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赵开美的翻刻实在应该浓墨重书。幸得钱超尘先生28载坚持不懈,终于觅得现存于世的五部赵开美翻刻本的下落。其中初刻本三部、修刻本两部。三部初刻本分别藏于中国中医研究院(即现在之中国中医科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图书馆,两部修刻本分别藏于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台北故宫博物院。至此,五部国宝级的医典全然现世。
上述由刘渡舟、钱超尘先生所编《伤寒论校注》使用的底本,为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修刻本。而两位先生于1983年初注时,并未见到修刻原本,其底本乃依据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该刻本的缩微胶卷。为述明此事,需交代一段不平凡的往事。1935年,华北局势危急,北平图书馆内的善本图书岌岌可危,随时都有被日军抢掠的可能。为了妥善保存善本图书,北平图书馆的同仁们历尽艰辛,将甲库善本图书南迁,装箱运抵了上海,并欲运往美国。1937年,彼时的上海亦在日军的控制之下,要想将此二万余册的珍贵图书运出海关,谈何容易!真可谓天无绝人之路,1941年,后来出任美国芝加哥大学远东图书馆馆长的钱存训先生当时正在上海,因偶然机缘,征得海关外勤张先生同意,帮忙清关运书。遂得在他当班的时候将此批善本运出海关,并装轮运抵美国国会图书馆。而上述《伤寒论》修刻本,便夹运在这批善本之中。
1943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征得中方同意,将寄存善本书摄制成缩微胶卷,王重民先生经手此事。1947年,他遂将这批书制成的缩微胶卷带回国内,收藏于北京图书馆。上述《伤寒论校注》,即以此为底本。
1965年,上述善本运抵台北,收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钱超尘先生于2009年访问台北故宫博物院时,见到此刻本并将其复印带回。后钱超尘先生将此复印本捐存于南阳医圣祠,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古籍珍本集成》中的《伤寒论》部分便是以此复印本为底本。201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组织重校《伤寒论校注》,钱老依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伤寒论》修刻本为底本加以校正。
经方的来源
据《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所载,若除去房中与神仙之属,则汉代及之前的医学略分两类,即医经与经方。大抵《内经》可为医经的代表,其治重于针刺;而《汤液经》则为经方的代表,其治重于方药。《汤液经法》三十二卷载于《汉书·艺文志》,据钱超尘先生考推,六朝后即归亡佚。皇甫谧于《针灸甲乙经》序中言:“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从考证张仲景学问源流的角度看,这应该是一段影响深远的文字。北宋校正医书局的高保衡、孙奇、林亿等校正《伤寒论》时,其序言几乎照搬了皇甫谧的这段序文,谓曰:“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
我们今天称张仲景的方为经方,恐怕与此不无关系。但由于《汤液经》过早的亡佚,张仲景作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出自《汤液》亦只流于表面陈辞,缺少实际内容的关联。成无己开《伤寒论》注述先河,则以《伤寒论》原序中的《素问》、《九卷》(应即《灵枢》)、《八十一难》为依,至于皇甫氏所言《汤液》,于成注中并无踪影。成氏之后的诸家亦大抵不离《内经》《难经》,鲜有以《汤液》说《伤寒》者。及至民国,杨绍伊先生依其文史学养,在精究《脉经》《千金翼方》的基础上,断言《伤寒论》出自《汤液经》,并撰《伊尹汤液经》。以为《伤寒论》系由三大部分组成:其一,即《汤液经》原文;其二,张仲景论广的部分(即张仲景对《汤液经》的阐发);其三,张仲景遗论(即张仲景弟子记述师说的部分)。《伊尹汤液经》撰于1948年,这一观点并未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唯胡希恕先生及冯世纶教授等极力赞许,并有相关著作行世。
千余年来,张仲景论广《汤液》之所以只限陈辞而少实际,与《汤液》文献的亡佚有直接关联。若依上述,《汤液》出自神农,而《神农本草经》亦是成书不久即亡佚的典籍,但是《神农本草经》从明代起即有医家辑录,我们今天看到的《神农本草经》其实并非原本,而是历代医家辑录的结果。《汤液经》在民国以前基本无人问津,未出现过类似《本草经》之类的辑本。这使得学界对于仲景之学与《汤液》一脉的渊源研究基本处于搁置状态。杨绍伊先生之论断不谓不壮,但却缺乏共鸣,恐怕亦与《汤液经》的上述历史现状有直接关联。
1918年,时任湖北军马总稽查的张渥南奉命前往甘肃购买军马,因大风所阻,借宿于敦煌藏经洞,并以此因缘得从守洞道士王圆箓手中购得陶弘景所撰《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以下简称《辅行诀》)。该书系陶氏从《汤液经法》中所抄录,共录60首方(书中实见57首),以备其入茅山修行之需。所谓辅行,或为辅助修行之谓。张渥南颇具慧眼,得此书后遂辞去公职,回原籍河北潜心钻研,不久便能以此悬壶。书传其子,子传其孙张大昌先生,四十余年珍藏未泄。张大昌先生感其书的珍贵,欲将其捐献国家,惜“文革”开始,其愿望未能实现。1966年,原作被毁。所幸张大昌及其弟子皆有抄本,方使《汤液经法》之一线不致断绝。
1974年初,张大昌先生将《辅行诀》抄本寄至中国中医研究院,引起马继兴、王雪苔等先生的高度关注,并于1988年刊行于马继兴先生主编的《敦煌古医籍考释》(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中。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钱超尘先生数次南下,走访大昌先生的诸位弟子,最终将散布于民间的21个抄本集齐,于2008年以《辅行诀五藏用药法要传承集》为名,由学苑出版社出版。
《辅行诀》的现世是划时代的,如果说皇甫谧“仲景论广《汤液》”千余年来孤掌无应,那么,二百余年后,陶弘景所撰《辅行诀》虽然姗姗来迟,仍是一记有力回应。陶弘景不仅肯定“仲景论广《汤液》”之说,且云:“汉晋以还,诸名医辈,张机(张仲景)、卫氾(卫汛)、华元化(华佗)、吴普、皇甫玄晏(皇甫谧)、支法师、葛稚川(葛洪)、范蒋军等,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愍救疾苦,造福含灵。”此于《汤液经》一脉的传承路径,是极其珍贵的文献。其又云:“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悉,后学咸尊奉之。”二旦,即小阳旦汤、大阳旦汤,小阳旦汤即桂枝汤。《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第30条有“证象阳旦”句,《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亦有阳旦汤,惜有汤名而无方药,于此即知阳旦之实。六神即大小青龙、白虎、真武诸汤。《伤寒论》青龙、白虎、真武(即玄武)诸汤皆备,独无朱雀(即朱鸟),而于《辅行诀》中可见黄连阿胶汤即小朱鸟汤。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从文献学的角度言,《辅行诀》的重现,对于探究《伤寒论》与《汤液经法》一系的渊源,无疑有重要的意义。为探明《伤寒论》的学术渊源及经方出处,提供了诸多文献支持。
自成无己开注风以来,解《伤寒》之所以皆以《内经》《难经》为依,是因为《伤寒论》原序中明言:“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而杨绍伊先生以文法上的“浑说”与“详举”不宜同时而判定“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等乃王叔和撰次所加,而非张仲景原文。此一说法,似不能轻易认同。又杨绍伊先生认为“汤液家以六经统百病,岐黄家(即《内经》为代表的医经派)以五脏六腑统百病”则缺乏凭据。相反,我们于《辅行诀》中看到的几乎都以脏腑论病,恰无六经之言。因此,综合上述,相对公允的看法是,东汉末年,张仲景在继承师学的基础上,结集医经、经方两家,融汇贯通,最终撰出以医经主理、以经方主事、理事圆融、理事不二的《伤寒论》。
于此章煞尾之际,尚需提及两事。宋本《伤寒论》的初刻为大字本,大字本因携带不便而甚少流布。1908年,著名藏书家徐坊于修刻本《伤寒论》的题记中,披露了其家珍藏的大字本《伤寒论》。徐坊曾为宣统皇帝之师,其“归朴堂”藏书楼所藏善本甚多。1916年徐坊逝后,归朴堂交由其夫人掌管。不久,大字本遭窃,至今下落不明。另者,在《伤寒论》流通的诸多版本中,尚需提及一本在内容和体例上都较其他版本丰富的《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有关这个版本的真伪在学术界虽有极大争议,但作为研究及临床应用,亦不乏可资参鉴。
本文选自《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伤寒论》,解读人广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师、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首席教授刘力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