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写的什么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10 12:28:12

在古代中国,文人游历是很平常的事,沈括也不例外。沈括跟一般文人不同的是,他并不把自己的眼光局限于对山水景致的欣赏上,而是始终保持着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力,而且展示出十分惊人的联想力,能够把看似没有关系的自然景物联系到地理变化,从地 质学的角度解释一般人不以为意或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

例如熙宁六年(1073)至七年,他在两浙之间游历,又到过温州的雁荡山,他看到的却不仅仅是美丽的风景。在这次游历中,沈括敏锐地观察到雁荡山的地貌,“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如大小龙漱、水帘、初月谷之类,皆是水凿之穴”(卷二十四,四三三条)。准确地以冲积理论解释了这种地貌形成之原因

奉使河北时,沈括经过太行山一带,看到“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因而联想到“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并且以河流沉积解释了海洋变成陆地的原因:“所谓大陆者,皆浊泥所湮耳。”(卷二十四, 四三〇条)

5、重视亲自实验

梦溪笔谈写的什么,(13)

沈括不仅能看到一般士人不注意之处,而且对于自己的想法,往往亲自验证。例如《杂志》中有—条谈到“石油”时说:

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卷二十四,四二一条)

又例如《补笔谈·乐律》中有一条谈到“应声” 问题,属于声学上声音共振的课题。沈括就做了纸人试音的实验来证明其原理:欲知其应者,先调诸弦令声和,乃剪纸人加弦上,鼓其应弦,则纸人跃,他弦即不动。 声律高下苟同,虽在他琴鼓之,应弦亦震,此之谓正声。(五三七条)

《器用》中也有一条关于出土的古代弩机的记载,沈括不但能用算术上的勾股理论解释其设计, 而且为了验证这个计算方法套用在弩机上是否切实可行,他自己做了实验:“余尝设三经、三纬, 以镞注之,发矢亦十得七八。”并因此推论说:“设度于机,定加密矣。”(卷十九,三三一条)

梦溪笔谈写的什么,(14)

也许,沈括并不适合做官,但他从小留心观察、注重调研的习惯使他成为一个大科学家,并以文本的方式为后世留下了里程碑式的著作——《梦溪笔谈》。

沈括之后,指南针很快应用于航海,并不断改进,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雕版印刷术广泛应用,大大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发展,石油也被后世广泛应用。

为了纪念沈括,1979年 7月1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在1964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2027命名为沈括。

沈括,就这样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留在了中华文明的历史里,留在了中华民族的记忆中。

上一页1234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