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líng】,甲骨文的字形是以阜和一个人组成的会意字,金文改成以阜和夌组成的会意兼形声字。夌【líng】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是在人的头上顶着一个菱形,菱形的上面像是山丘上的草木。不知道这是不是表示半地穴的窑洞或人字形建筑凌驾在人的头顶上面?金文字形在下面添加了“止”,篆文把“止”倒过来改成了“夊[suī]”。“夊”是走路迟缓、慢慢而行的意思。
说 文 解 字
《說文解字·夊部》
夌:越也。从夊从
。
,高也。一曰夌徲也。
段玉裁注:今字或作淩,或作凌,而夌廢矣。......《廣韵》陵下云:犯也、侮也、侵也,皆夌義之引伸。今字槪作陵矣。......許前義於下陵近,後義於上替近。下陵與上替,其事常相因也。
许慎说,“夌”的本义是翻越、超越。而“夌徲”(陵迟),是山丘的坡度很迟缓。
段玉裁说,“夌”字居高临下的意思,后来被陵和凌所取代而不再单独使用。
段玉裁又说,凌厉与迟缓,是一对反义词。
“
《說文解字·部》
陵:大也。从夌聲。
”
“陵”,本义是大的土山,有从下往上翻越的意思,由此引申为登临、越过、侵犯的意思。
以「夌」作偏旁的形声字还有:
“凌”,本义是指冰凌,引申为欺凌、凌辱、凌驾、凌厉、凌乱。
此外还有:菱形的菱,棱角的棱,绫罗绸缎的绫,等等。
文 献 选 读
“《墨子·節用中》: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宮室之時,因陵丘堀穴而處焉。”这里的“陵”,应该就是“夌”字的本意。远古时黄土高原的先民,就是居住在依丘陵而挖掘的洞穴之中。
“《詩經·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騰,山冢崒崩。高岸為谷,深谷為陵。”据《国语·周语》记载,周幽王二年,陕西曾发生一次大地震。山崩地裂,洪水来袭,高高的山崖顷刻之间变成了深谷,原来的山谷却突然隆起变成了山陵。伯阳父叹曰:“周将亡矣!”后以【陵谷变迁】来比喻人世间的重大变故。
“《尚書·益稷》: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昏墊。”大禹说:洪水泛滥,浩荡汹涌而奔腾直上,怀抱着山陵,民众深深陷入了洪水的围困之中。
“《周禮·夏官司马》:以九伐之法正邦國:馮弱犯寡,則眚之;......暴內陵外,則壇(彈)之;......犯令陵政,則杜之;......”西周时的天子有九种手段来制裁背叛的诸侯:有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就消弱他;有对内残害民众、对外欺凌弱小邻国的,就弹劾他;……有轻藐周王政令的,就阻塞他与邻国的通道。这里的“陵”,是欺凌、凌乱的意思。“陵”和“凌”这两个字常常可以通用。
“《春秋左傳·昭公十八年》:於是乎下陵上替,能無亂乎?”在上者政务废弛、不作为;而在下者却凌驾于其上。上下失序,能不发生动乱吗?
“《禮記·檀弓》:故喪事雖遽,不陵節;吉事雖止,不怠。”
办理丧事要有急切紧迫的样子,但再紧迫也不能超越应有的礼节与步骤。办理吉事要有从容舒缓的样子,虽然可以有所停顿,也不可懈怠懒惰。“陵节”,即超越制度规定之范围。
“《荀子·宥坐:》:三尺之岸而虛車不能登也,百仞之山任負車登焉,何則?陵遲故也。數仞之牆而民不踰也,百仞之山而豎子馮而游焉,陵遲故也。今之世陵遲已久矣,而能使民勿踰乎?”
三尺高的陡坡,空车也推不上去;而百丈高的山崖,负重的车子却也能推上去,这是为什么呢?数丈高的墙,人不能翻过去;但百丈高的山,小孩也能登上去游玩。这都是因为山坡的斜度迟缓的缘故。现在的社会,这种缓坡的现象已经太久了,怎么能使民众不爬上去呢?荀子这是以法家的立场来阐述依法治理社会的严肃性。
成 语 典 故
陵夷衰微
陵夷,即削平山势。衰微,指衰落而渐趋微弱。“《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后稷創業於唐,公劉發跡於西戎,文王改制,爰周郅隆,大行越成,而後陵夷衰微,千載無聲,豈不善始善終哉。”
下陵上替
身居上位者,不得欺凌居于下位者;身居下位者,也不必巴结居于上位者。
“《禮記·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