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字自从成为皇家坟墓的专用名词之后,在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先后出现了三个辉煌时期。第一个辉煌时期为秦汉时期,该期以秦始皇陵为代表。这一时期的帝王陵寝,封土(坟头)多为覆斗形,以封土高大、圹室豪华为主要特色。第二辉煌时期是唐朝。该期的陵寝代表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这个时期的皇家陵寝多数因山为陵,在山腰开凿墓室,以山丘为封土,横跨关中六县,绵延数百里,展现了大唐盛世的雄浑气势。五代十国和两宋时期,内战频仍,国力颓弱,陵寝制度处于收缩时期。元朝皇帝死后,采用秘密深埋,地表不留任何痕迹的做法。陵寝制度在经历了400年低潮之后,开始进入第三个辉煌时期即明清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对以前的陵寝制度做了重大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封土由覆斗形改为圆形。
二、陵院由方形、封土居于陵院中央,改为长方形、前后为多进院落、封土居于后院的形式,封土改为圆形,称宝顶。宝顶前建方城,方城之上建明楼。
三、取消寝宫,扩大祭殿。以前留居宫人、侍奉墓主灵魂的制度随之废除。
四、多数陵寝依山建陵,坐北朝南。
从而创立了一个崭新的陵寝制度。
清朝入关以后,其陵寝制度沿袭明制,并在其基础上又有所改革和创新,从而使这一辉煌时期的陵寝制度达到了极致。清朝皇帝更加注重陵寝环境的质量,不仅对水文、地质、气候、光线等诸因素要进行严格的考察,而且更加关注山川形势与陵寝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他们相度陵址、营建陵寝的指导思想是“陵制与山水相称”、“遵照典礼之规制,配合山川之胜势”。在这方面,道光皇帝讲得更为直白:“总以地臻全美为重,不在宫殿壮丽以侈观瞻。”他们刻意追求所选的万年吉地要达到“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的标准。他们对环境质量、山川形势的要求甚至超过了对陵寝规制的要求。道光皇帝的一道上谕最具有代表性,他说:“惟择钟灵坤毓,干脉延长之处以定福基。其四至之宽狭不必过拘。如果地臻全美,即较从前规制稍从俭约,朕心亦以为宜。”明白了清朝皇帝的这一苛求,对于陵寝选址何以会有“三年求地,十年定穴”的说法,也就不难理解了。
清代陵寝,大体可分关外三陵(也称清初三陵)、关内的清东陵、清西陵三处。再细分,关外三陵又可分为三处,即辽宁新宾县的永陵、沈阳东郊的福陵和沈阳北郊的昭陵,加上关内的东、西二陵,共为五处。
关外三陵所葬的均为清朝入关前的皇帝和被追尊为皇帝的先祖。永陵内葬的四位皇帝是肇祖原皇帝孟特穆、兴祖直皇帝福满、景祖翼皇帝觉昌安和显祖宣皇帝塔克世,其中肇祖为衣冠冢。这四个人生前均未称过帝。福陵因位于沈阳市东郊,所以当地人又称之为东陵,内葬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皇后等。努尔哈赤生前也未当过皇帝,但称过汗。昭陵因在沈阳北郊,当地人又称为北陵,内葬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关外三陵内葬的六位皇帝,只有皇太极名实相符,他是清王朝的第一位名副其实的皇帝。孝端文皇后是清王朝第一位生前当过皇后的人。
清东陵是清王朝在关内首辟的皇家陵园,位于今河北省遵化市马兰峪镇以西。清东陵筹建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营建于康熙二年(1663年),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慈禧陵重修完工,历经247年,几乎与清王朝相始终。清东陵建有皇帝陵5座、皇后陵4座、妃园寝5座,葬皇帝5位、皇后15位、妃嫔136位、皇子1位,共157人。清东陵陵区总面积为2500平方公里,面积之广,陵寝之多,葬人之众,在清代皇家陵园中居于首位。
清西陵是清王朝在关内开辟的第二处规模宏大的皇家陵园,位于今河北省易县梁各庄以西,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年),建有雍正皇帝的泰陵、嘉庆皇帝的昌陵、道光皇帝的慕陵、光绪皇帝的崇陵。建有皇后陵3座,即泰东陵、昌西陵、慕东陵。还建有妃园寝3座、王爷园寝2座、皇子园寝1座、公主园寝1座,共14座陵寝,葬皇帝4位、皇后9位、妃嫔57位、亲王2位、皇子皇孙6位、公主2位,共80人。清西陵从雍正八年(1730年)首建泰陵,到1915年崇陵全工告竣,历时185年。
无论是清东陵,还是清西陵,每座陵园都有共用的祖山、石牌坊、大红门,陵园周围均用风水围墙和火道、界桩围绕,陵寝布局有主有从,皇后陵和妃园寝均以本朝皇帝陵为中心,分建左右,自成一区,体现了附属关系,表明陪葬之义。各皇帝陵神道均与主陵神道相接,皇后陵神道与本朝皇帝陵神道相接,形成了枝状的神道网络。
上述这些特点都是历代皇家陵园所不备的。随着清王朝的覆亡,封建社会的结束,光绪皇帝的崇陵成为了我国最后一座皇帝陵,从而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皇家陵寝的历史,清朝的皇家陵寝遂成为我国陵寝史上的最后绝唱。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第二回,说说关外三陵那些事。
清永陵
清福陵(努尔哈赤)
清昭陵(皇太极)
清东陵
清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