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鸿渐原型是谁,方鸿渐的时代背景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12 02:42:00

杨绛老先生在《钱钟书写围城》里说:

我逐段阅读这部小说的时候,是我放下稿子大笑的,并不是发现了真人实事,却是看到真人实事的一鳞半爪,经过拼凑点化,创造出了从未相识的人,捏造了从未想到的事。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一点都不假,《围城》里的人物都是有原型的。这些人物经过钱钟书老先生的拼凑改装,换成了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另一个人。

方鸿渐原型是谁,方鸿渐的时代背景(1)

这次重温《围城》,我发现至少有三个地方让我觉得细思恐极,这哪是一篇社会批判性的小说啊,这简直是一部恐怖小说。

第一个地方。赵辛楣约方鸿渐吃饭,出席的除了苏文纨以外,还有一位朋友褚慎明。

褚慎明说:

关于Bertie结婚离婚的事,我也和他谈过,他引一句英国古语,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这句话,和那句著名的“围城”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杨绛老先生在电视剧《围城》的片头写道:

《围城》的主要内涵是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多如此。

方鸿渐原型是谁,方鸿渐的时代背景(2)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对人生有一瞬间的绝望。围城就是人生本质,何尝不是由一个个理想幻灭,重燃希望,再次幻灭的一个过程组成。既然最终结果是幻灭,为什么还要开始呢?

这句话就像是为方鸿渐量身定制的一样。他在回国的船上爱上鲍小姐,但鲍小姐只是逢场作戏,他反而吸引了苏小姐。

回到上海后,痴恋唐晓芙,却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后来去三闾大学,他不爱孙柔嘉,却娶了她。又被大学解聘重新回到了上海,婚姻却无以为继,只得托赵辛楣的关系又离开上海。

他一直在奔波,一直在路上。

成年人的世界,哪有那么多岁月静好,更多的不过是硬扛。撕开生活的真相,你会发现每个人都千疮百孔。

方鸿渐原型是谁,方鸿渐的时代背景(3)

孙柔嘉没嫁给方鸿渐的时候,觉得他幽默风趣,正义有学问,嫁给他之后才发现他虚有其表,优柔寡断。

方鸿渐没娶孙柔嘉之前,觉得她善良柔弱,娶了她之后却发现,她其实骨子里很有打算,脾气刚强得很。

人啊,不过是人生太苦了,戴个面具生活罢了。一个个都是"假面人",增加了相处的难度,一不小心便会所托非人。

生活真的处处是假象啊。

第二个地方。赵辛楣和方鸿渐在去三闾大学的路上在甲板上聊天的时候说:

我近来觉悟了,绝不再爱大学出身的都市女人。我伺候苏文纨够苦了,以后要女人来伺候我。我宁可娶一个老实、简单的乡下姑娘,不必受高深的教育,只要身体健康,脾气服从就行。

方鸿渐原型是谁,方鸿渐的时代背景(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