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标管理的定义及要点分析
目标管理MBO的定义: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
所谓目标管理,就是强调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协商、根据组织的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组织的总目标,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组织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
彼得·德鲁克主张,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一定要避免“活动陷阱”,不能只顾低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最终忘了自己的主要目标。
目标管理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企业战略规划不能仅由几个高管来执行,所有管理人员都应该参与进来,这将更有利于战略的执行。
另一个相关概念是,企业要设计有一个完整的绩效系统,它将帮助企业实现高效运作。
目标管理亦称“成果管理”,俗称责任制。
是指在企业个体职工的积极参与下,自上而下地确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办法。
其中的关键词:自我控制、目标、管理、以人为中心、成果交付、自上而下确定目标、从下而上实现目标。
员工有了目标和与实现目标获得的激励,便在基本面上协同了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员工努力工作实现企业利益,经过绩效考核后获得收入和职业发展,实现个体利益。
员工通过个体内部的自我控制,不断比对现有工作与企业期望目标的差距,不断缩小差距来保障和实现企业的利益。
员工和企业两者结合的共同点就是设定合理的目标期望,它既要符合等价交换的价值规律,又要符合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
只有自我控制才是有效的控制,一切外部驱动只有转化为内驱力,才能真正产生有效的行动。
二、目标管理特点
(1)员工参与管理。
目标管理是员工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由上下级共同商定,依次确定各种目标。
(2)重视成果的管理。
目标管理以制定目标为起点,以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为终结。工作成果是评定目标完成程度的标准,也是人事考核和奖评的依据,成为评价管理工作绩效的唯一标志。
(3)以自我管理为中心。
目标管理的基本精神是以自我为中心.目标的实施有目标责任者自我进行,通过自身监督与衡量,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以达到目标的实现。
(4)强调自我评价。
目标管理强调自我对工作中的成绩、不足、错误进行对照总结,经常自检自查,不断提高效益。
三、目标管理要解决的问题(目标管理八要素)
(1)目标是什么?——实现目标的中心问题、项目名称。
(2)达到什么程度?——达到的质、量、状态。
(3)谁来完成目标?——负责人与参与人。
(4)何时完成目标?——完成目标的期限、预定计划表、日程表。
(5)如何完成目标?——应采取的措施、手段、方法。
(6)如何保证?——应给予的资源配备和授权。
(7)是否达成了既定目标?——对成果的检查、评价。
(8)如何对待目标完成情况?——结构与奖惩制度挂钩,随之进入下一轮目标管理循环。
四、制定目标的七个步骤:
第一步,理解公司的整体目标是什么。
第二步,由总目标分解出的分目标要符合SMART原则(SMART原则——Specific:目标必须是具体的;Measurable: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Attainable: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Relevant: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Time-based: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
第三步,检验分目标是否与公司的战略总目标一致。
第四步,确认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完成目标所需的资源。
第五步,列出实现目标所需的技能和授权。
第六步,就所制定的目标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
第七步,为了避免目标滞留在中层而不往下分解,督促中层管理者与下属一起制定下一级目标。
五、目标管理的基本程序
目标管理的具体做法分为三个阶段。
1.设置目标
设置目标是实施目标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可以细分为四个步骤:
(1)企业高层管理者和员工共同预定目标。关于预定目标的提出,既可以由上级提出,再同下级讨论,也可以由下级首先提出,上级进行审核和批准。
目标的预定建立在企业上下共同商量讨论的基础上。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承担着更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根据企业的使命和长远战略,充分估计客观环境带来的机会和挑战,并对企业的优势和劣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而对组织应该和能够完成的目标心中有数。
(2)重新审议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目标管理要求每一个分目标都有确定的责任主体,因此预定目标后,需要重新审查现有组织结构,根据新的目标分解要求进行调整,明确目标责任者和协调关系。
(3)为下级确立目标。
在下级明确组织的战略和目标的基础上,上级需要与下级一起商定下级的分目标。分目标的建立要符合如下要求:具体量化,便于考核;分清轻重缓急,以免顾此失彼;既要有挑战性,又要有实现可能。
(4)上级和下级就实现各项目标所需的条件以及实现目标后的奖惩事宜达成协议。分目标制定后,要授予下级相应的资源配置的权力,实现权责利的统一。
六、目标实现过程的管理
目标管理强调员工的自主、自治和自觉,一切用结果说话,但这并不意味着管理者可以放手不管,因为目标管理是系统性管理方式,一个环节出现失误,就可能影响全局的绩效。
因此在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的监测和矫正更是必不可少的。这便要求管理者对下属的工作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定期向下属通报整个部门的进度,也便于彼此的协调。
管理者还要力所能及地帮助下属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为下属排查不利于工作目标实现的不利因素。
七、对目标管理所取得的结果进行测定和评价
当达到预定的期限后,下级首先要进行自我评估,向上级提交书面报告,然后上下级一起考核目标完成情况,决定如何实施奖惩。
与此同时,上下级也进入了下一个工作周期的循环,彼此一起讨论下一个阶段的目标,投入新一轮的战斗。
八、目标管理的优点
(1)可以有效地激励员工达到组织对他们的期望。当目标成为组织的每个部门和每个成员的追求,且实现的可能性较大时,目标管理就会发挥激励员工的作用,如果目标与报酬相关联的话,目标的激励效用会更大。
(2)提高组织管理的效率,实现有效管理。相对计划管理方式,目标管理在推进工作进展、保证组织战略目标实现方面更胜一筹。
因为目标管理是一种结果式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促使组织的每个部门和每位成员不得不考虑目标的实现,以完成目标为工作使命。
由于这些分目标是组织总的战略目标的分解,因此当组织的分目标实现时,便意味着组织已实现了总的战略目标。
在实施目标管理时,由于只确定分目标,并不规定每个部门和每位成员完成分目标的方式和手段,这便给员工在完成目标方面提供了一个自由驰骋的空间,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组织管理的效率。
(3)有助于企业的全体人员对工作任务做到心中有数。
目标管理的另一个优点就是使组织各级主管和成员都明确了组织的总目标、组织的结构体系、组织内部的分工与合作以及每位人员各自的任务——这样便避免了组织内人浮于事、沟通不足的弊端。
(4)强化员工的自我管理意识。
目标管理实际上是一种自我管理的方式,或者说是引导组织成员自我管理的方式。由于在目标设定阶段,员工参与了目标的制定,并对目标作出承诺,因而员工不再只是被动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而是成为有明确工作使命的主动工作者。
(5)有助于对组织整体运行实现有效控制。
目标管理的进程并不是终止于总目标分解的阶段,而是需要组织的管理者对目标实现的过程进行经常检查,对比工作实际执行情况与既定目标的差距,从而及时地从旁给予纠正。
九、如何制定合理的目标?
1、今天最好表现是明天的最低要求
勇攀新高,是团队孜孜不倦的追求。每一个leader(领导者)在制订目标时,就需要以这根期望值线对标。
2、目标是跳一跳才能够着的
目标如果高不可攀,会伤了团队信心,影响士气。目标如果过低,又不能有效激发团队潜能。跳一跳够的着,这里面关键是,跳起和够的着。跳起来,有站着跳,有蹲着深吸一口气跳,动作背后是基于了解团队成员业务和潜能的自信度;跳起来是动作,够的着是结果。
3、先拍脑袋后用数据证明并修正
大部分时候,我们报目标,先感性,再理性。这感性不是随意脱口而出,而是一种对业务充分理解、对团队技战水平高度认可的自信态度。所以,先喊出来,凭业务直接喊出渴望和想要的,然后再通过关键指标拆解、历史数据和资源支持来证明和修正。
4、目标必须是每个人目标的总和
千斤重担人人扛,人人头上有指标。目标只有落实到每个人头上,才能做到权责分明,可追溯。落到每人头上,不是简单的摊派和搞平均主义。
5、分解目标及各小目标完成时间点
合理的目标拆解,用公式呈现是:
目标设定=渴望达成指数X(存量业绩盘点 增量业绩预测)X正负激励。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