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讲如何做人,道家讲如何处事,佛家讲如何成佛。儒家的圣人,道家的道,佛家的佛,是同一类人,都是具有无上智慧和道德的完美人格的“至人”。
但如何获得“无上智慧”和完美人格,三家都没有说,因为没法说,这根本就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
但是,黑格尔说了,用了整整一本《逻辑学》,由浅入深,由易入难,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
这就是东西方哲学的区别:一个讲整体,一个讲个体;一个从上到下,一个从下到上;一个是你不懂的话学再多还是不懂,一个是你只要学总会有点收获。
黑格尔哲学有个特点,就是他喜欢用“三段论”的方式讲述,比如《逻辑学》就分为存在论、本质论、概念论三部分。存在就是现象,从现象入手,然后谈本质,最后总结出“概念”。
精神哲学又分为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三段论,主观哲学又分成人类学、精神现象学和心理学三段论。掌握了黑格尔的这个特点,学习起来就相对容易的多。
比如说我们看到一滴水,这就是现象,也是存在。水遇热变成汽,汽聚多了变成云,云又变成雨水,雨水遇冷又变成冰。水的成分是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所以从本质上说都是原子,只是遇到不同情况会变成不同形状。
明白了水的这些变化,这就形成了一种概念,这就是知识。
如果你想研究土,就把土遇到各种物质的变化都了解一下;如果你想研究人,就把人遇到各种情况的变化都了解一下;如果你想研究人的意识,就把意识的产生变化都了解一下。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就是研究人的意识的学问。
黑格尔《逻辑学》其实讲的是一种方法论,借用他的这个方法,你可以对任何你感兴趣的对象进行研究。
黑格尔《逻辑学》
黑格尔认为本质是过去的存在,因此本质才是真正的存在。存在与本质最终形成的是概念。概念才是本质与存在的总和,所以黑格尔的《逻辑学》从存在(现象)入手,然后谈到本质,最终形成了“概念”。存在论和本质论是过程,是播种、施肥、灌溉,概念论才是最终收获。
概念又分为普遍概念,具体概念和个体概念。个体概念又可以分为两个概念,这样就产生了判断。将两个相连的概念糅合成一个概念的,就是推理。推理过程就是逻辑,概念经过这种逻辑推理过程,就成为了“理念”。 而到达“理念”的程度也就是接近了真理,真理就是绝对知识。
精神现象学
精神现象学是讲精神意识的成长过程。我们“庄周梦蝶”的故事,和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故事是一回事。都是提出一个问题:到底我做梦的时候是真实的,还是我醒来以后是真实的?
黑格尔认为意识有八个阶段或八种形态:感性确定性、知觉、知性、自我意识、理性、精神、宗教和绝对知识。从第一个开始循序渐进,到达最后的这个绝对知识的程度就能够确切回答什么才是真实?
精神现象学就是一个人精神成熟过程,也是一种训练,对人的精神的一种反复的打磨和激发,鼓励人们对每一个问题产生怀疑,鼓舞发挥创造力去突破旧的命题,建立新的命题。
辩证法
辩证法是黑格尔哲学最重要最实用的一个内容,其中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之一“对立统一”是重中之重。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来源就是“对立统一”。马克思认为政治问题就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问题”,经济问题就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问题”。老板和工人两者之间是对立的,老板的利润高了,工人的工资必定减少;工人的工资高了,老板的利润必定减少。怎么办呢?答案就是“统一”,互相妥协和解,双方达成一个都可以接受的客观事实,工厂老板能赚到钱发展工厂,工人也能拿到相应的工资。
但这个“统一”只是暂时的,因为随着时间的进行,又会产生新的“对立”,新的“对立”又需要“统一”,就这样不断对立不断统一,社会也就会不断发展下去。
辩证法也是形而上学,辩证法的三段论:建立对象、概念互换、确立概念,和佛家的“见山只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也大致相同。
对立统一有个误区,统一是融合,而不是消灭,就像阴阳理论一样,一旦对立面消失了,另一面也不会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