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是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歌词,无论是在歌曲中,还是在荧屏上,包拯包大人的形象基本都是以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甚至于有些过于冷酷的不讲情面为主。
可事实上,宋朝历史当中的包拯,是个完全依靠自己的一身才干,成功在宋朝官场混得如鱼得水,在短短二十六年的时间里就成功升迁二十五次的包拯,是个不折不扣的双商极高的"讲人情"的官员,不禁让人们感叹,原来铁面无私并不是真的。
一:包拯的当官历程1.与母亲相依为命的孝子
在关于包拯到底是否真如话本戏曲里那样铁面无私,为民请愿这点上,虽然一直都有许多不同的声音,可要是说到包拯是否纯孝,这所有的声音就会统统归拢成一处。因为,无论包公的为官之道如何,他的孝心绝对是毋庸置疑的。
《孝肃包公奏议集》中就有写到,包拯"辞官归养,庐亲墓侧,至孝也。"为了能够侍奉家中的父母,即使好不容易考取了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进士甲科第一甲(全国前三十名),包拯也因为距离家太远而选择辞官。
后来,朝廷再次委派他去往和州(现安徽和县)的时候,虽然和州离他家较近,但因为他的父母不愿意离开家乡,所以他也就再次辞官,安心在家中侍奉双亲。
2.孝道与宋朝官场风气密不可分
包拯先是在家中一直侍奉双亲,等父母相继逝去后,他又守着父母坟冢,在墓庐(坟墓旁的小房子里)里认认真真守了三年孝。
因为包拯这些遵守孝道的行为,他在当地,乃至于朝廷中都颇有名气。事实上,包拯的这些孝行,和宋朝当时极力推行孝道是分不开的。
孝道在我国历史中一直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宋朝对于孝道的推行尤为浓烈。《东都事略》中有记载,宋太祖赵匡胤曾特意在全国下令"举孝悌章闻",宋朝"以孝治天下"的治国之法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