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枉必先过正意味着什么,矫枉必须过正的道理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6-02 19:53:17

上篇说了,秦朝焚书事件源于一场实行封建制与郡县制的争议,然后李斯建言秦始皇拍板,目的是杜绝好古泥古以古非今的厥词扰乱人心破坏秦孝公以来数任国君而终成就的大一统伟业,从这个目标而言,无可非议,历史不可能开倒车,孙中山也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矫枉必先过正意味着什么,矫枉必须过正的道理(1)

俗话说:矫枉必先过正。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学派林立,是有一派大好学术场面,但这种场面是建立在国家也林立的基础上,现在秦国统一了六国,秦国从边陲之国发展壮大一路所向披靡败六国成一统靠的是讲实效的商鞅重法变革,开创了新时代,多国变一国,若不打破固有思维,实行新的政治形式,又如何巩固发展这个一统大国呢?可是那些各国政治家居朝堂之上(证明秦始皇还是很重视各国人才的,一开始是开放包容思维)叽叽喳喳毫无改朝换代的顾忌,一味地唱古法古议今非今,无疑都是腐儒之论,当然不能讲这些过气的政治家怀念周朝认为周朝统治有一些可取之处是完全错误的,但肯定是不合当时时宜的,不适合多年战争之后百废待兴的局面,不适合视法家为立国兴国之基的老秦国新秦朝统治者的思维和政治谋略,也难怪非凡政治家李斯一听这群腐儒没有新意不识时务的空中议论就火冒三丈(这就是政治家的高低之别),进而把情绪之火变成烧书之火。因为秦始皇李斯知道,如果不让这帮腐儒住嘴的话,那新秦朝的行政管理就必然进行不下去。要把各有文化各有祖先各有利益的七个大国糅合成一个国家,谈何容易呀?!

矫枉必先过正意味着什么,矫枉必须过正的道理(2)

商鞅

历史曾有相似一幕,焚书其实更早在秦始皇之前一个半世纪即已发生,据《韩非子》记载,商君曾教引秦孝公“燔《诗》、《书》而明法令”,不过秦孝公没有采纳,不过那时的情况单纯些,斗争只在既得利益的老贵与要重新洗牌的新兴阶级之间,而刚统一完六国的秦朝处境就实在凶险得多。

所以李斯不过是故议复提而已,秦始皇采而纳之,综合当时的形势,成非常之功必有非常之举,否则郡县制实行不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历史可能只是重复周朝以来而已!

历史如人生,往往只能做选择题,二选一的多,所幸秦始皇选了一条崭新的路,这条路引导中华民族通向统一和睦进步,尽管其中又有曲折,但统一观念深入人心,华夏大家人所共求!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