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河北宣化古城,古称“武州” · 摄图网©
石敬瑭在位7年,信守诺言,对契丹百依百顺,除了每年的岁币外,还经常向契丹的权贵们赠送珍宝,唯恐得罪“干爹”,最后在忧虑中病逝。
石敬瑭去世后,其子石重贵即位,是为后晋少帝。石重贵比他爹有骨气,不愿向契丹称臣。辽太宗得知后大怒,你爹的帝位是我恩准的,你一个继位者竟敢这么嚣张?
后晋开运元年(944年),辽太宗命人率领前锋五万骑入雁门,南下攻晋。由于失去了燕云十六州的屏障,辽军势如破竹,转眼间就*到了黄河边。适逢黄河开冻,辽兵不便久留,才回师燕京,所过之处皆被焚掠殆尽。
此后,契丹连年攻晋,一直到后晋灭亡。
开运四年(947年),辽太宗在攻灭后晋后,率军还朝,走到半路上病逝。
为了防止尸体腐化,契丹人将死去的辽太宗开膛剖腹,用盐填满,汉人将其蔑称为“帝羓”。“羓”,是干肉的意思。
此次南下,契丹沿用“打草谷”的旧法,四出劫掠,开封、洛阳数百里间被抢劫一空,多为废墟,后晋宫中的后妃、宫女等数千人也被掳往北方。这一场景成为一百多年后靖康之变的预演。
图片|七星山辽残塔遗迹与碉堡 · 图虫创意©
坐拥燕云十六州的辽人,犹如盘旋在中原人头顶的乌云,挥之不去,仿佛随时就会大雨倾盆。
后晋之后,是后汉、后周。
后周世宗柴荣,是五代十国时期一位比较有为的皇帝,他在位时期,为夺回燕云十六州,对契丹发起了反攻。
后周显德元年(954 年),柴荣从去世的姑父郭威手中接过皇位。十国之一的北汉乘后周政局不稳之机,联合契丹南下,与后周在高平城(在今山西晋城)爆发一场大战,史称“高平之战”。
柴荣是个猛人,不仅带兵战胜了北汉与契丹的联军,还乘胜追击,一举拿下燕云十六州中的三关二州之地,即瀛(今河北河间)、莫(今河北任丘北)二州,以及淤口(今河北霸州东)、瓦桥(今河北雄县)、益津(今河北霸州)三关。
图片|河北任丘打铁花表演 · 图虫创意©
由于当时燕云地区入辽不久,人心还向着中原,在周世宗北伐途中,三关二州之地多望风而降。
柴荣有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计划,取得大胜后,他本想进一步北伐,拿下幽州,也就是辽南京(今北京)。
遗憾的是,老天不给机会。柴荣在位5年便去世了,留下一个壮志难酬的政治遗嘱。
收复燕云十六州,日后将成为北宋统治者的奋斗目标。
图片|周世宗画像 · 网络
03.宋辽争霸战宋人还是有些小骄傲的。
北宋有个“重熙增币”事件。当时,辽朝要求宋朝所献岁币要以“献”或“纳”为名。宋朝大臣富弼认为,这是称臣之礼,请皇帝拒绝答应。
辽朝回复说:“这种事情自古有之,你们为何这么小气?”
富弼答道:“昔日,唐高祖凭借突厥的帮助,取得隋朝的天下,对突厥比较客气,后来唐太宗擒颉利、突利可汗,还有这种事吗?”他还说,石敬瑭因为契丹援助才得以立国,不仅称臣,还自认儿皇帝,但我们宋朝与契丹的关系,并没有唐、晋这样的情况。
富弼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唐初和五代时中原“臣事”北方的历史,但又强调,宋朝在立国时没有接受北方势力的援助,不可能向辽称臣。
北宋统治者自认为,他们在气节上要胜于唐高祖和后晋高祖,遂以后晋献地为耻辱,以收复燕云十六州为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