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宗教化的文化影响
老子在中国被逐渐宗教化,对中国古典文学的丰富有巨大影响。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巅峰期,也是道教影响深入民间广为传播的时期,期间诞生的著名古典名著都体现了道教中太上老君这一形象。比如,在《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中都提到了"三清",在《封神演义》中太上老君是地位最高的神明,还是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的大师兄,也是对"一气化三清"观点的体现;在《西游记》中太上老君更是地位非凡,连孙悟空在对话豹子精时都曾说到:"李老君乃开天辟地之祖,尚坐于太清之右。"直接将太上老君视为创世大神。
而且在《红楼梦》中也提到了"三清",在秦可卿去世之时,贾府安排道士为她做法事。其中书中的道士在安排三清的座次时,曾将太上老君的地位放到了玉帝之前,书中写到:"那道士们正伏章申表,朝三清,叩玉帝。"足见,清代时在道教中太上老君的地位在玉帝出现之后仍是排列第一,最高神祇。足见,道教的太上老君形象对于文学作品丰富性所做出的贡献。
另外,道教的发展也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还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道士求仙问道的方式,发明了火药,促使了火器的诞生,武器的进步,足见道教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并且,道教的发展还对中国古代的艺术、医学等多个领域,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足见,形象转变的背后对中国各方面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