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卫灵公篇》第二十八章记载了孔子一句很简短的话,其原文是: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应该怎样理解呢?
本章从字面上解释比较简单,孔子说:“人能使道发扬光大,但是道不会主动使人的修为有所提高。”
本章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孔子所说的“道”究竟指的是什么?与老子所说的“道”一样吗?
朱熹的注释“人外无道,道外无人”,意思就是离开了人就没有什么道可言了,而离开了道也就不会有人的存在了。朱熹接着还注释道“然人心有觉,而道体无为;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意思就是人有知有觉,有主观能动性,而道则不会产生主观意识,所以人能弘扬光大道,而道不会主动去使人提高。
朱熹的解释有点接近老子对道的解释,但还在存在明显的不同。虽然朱熹也认为道不会主动有所作为,但是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儒家思想的“道”是人为建立的,所谓的“道”可以说是“仁道”、“人道”,甚至可以说是“圣人之道”。而老子的看法则不同,老子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不是说道效法大自然,而是道本来就是这样的,不会因为客观因素而有所改变。《中庸》开篇第一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授道之谓教。”这里所谓的“道”与老子所说的“道”是比较接近的。“道”并不是由人所设立了,它是万物从生到无的最本质规律,在万物起源之前”道“已经存了。
在钱穆先生看来,孔子所说的道就是指“人道”,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道也在逐步形成,而每个人对于“人道”的践行则与其才德有关,所以才有所谓“人能弘道”,这种解释与朱熹所说“人外无道,道外无人”是可以对应上的。同时钱穆先生还认为如果道能弘人,则人人都将是君子,世道必定尽是治平,不必须修行,只需坐等道弘即可。所以说“非道弘人”。
个人认为孔子所谓的“道”应该视其为“仁道”更合理,所谓“仁道”就是儒学理论体系高度概括后的总结,包括了仁、智、礼、义、信的精神修养准则,也包括礼乐等外在表观形式。之所以说“仁道”更合理,其一,“仁道”必须由中华文明发展而生,也必然由中华文明的延续而传承;其二,“仁道”需要历朝历代仁人志士的努力弘扬,而得以发扬光大;其三,“仁道”不会由于“人之初、性本善”而深植于人的本性之中,只有通过学习、实践及思考,才能有所得、有所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