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前两者——“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历经两千年封建时代的洗礼,还是顺利的延续至今,存在即合理,说明这套自圆其说的理论能够深入人心,说服大家。
“君为臣纲”体现的是“忠”,“父为子纲”体现的是“孝”,当忠孝相遇、难以两全,谁是第一顺位?
关于究竟是“为国尽忠”与“堂前尽孝”谁更重要,古人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出不同的答案,但总体来说,牺牲小我、成全大我,是古代仁人志士更加推崇的格局。
三国时的名将朱灵最初是袁绍的部将,在攻打城池时,敌军把他的母亲绑在城头之上,朱灵仍旧下令攻城,城池攻下了,母亲却遇害,算是“忠孝不能两全、舍孝而取忠也”的一个典型。
汉高祖刘邦也是一个典型。不同的是,他最初的形象是一个“坏”典型。楚汉相争时,两军对阵于广武一带,项羽把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放在了砧板上,勒令刘邦投降,再不投降就把他爸给烹煮了。刘邦事先跟大家商讨过,有充分的预案,并按照设计好的话术回答:
咱俩曾经结拜为兄弟,你煮我老爸,也就是煮你自己的老爸,既然你要煮你自己的老爸,我当然不会拦着你煮自己老爸,我不光不拦你煮自己老爸,我还恳求你,把你老爸煮熟了分我一口汤喝喝好不好啊大兄弟?
这句话成功的把项羽给绕晕了,最终有惊无险地保全了刘邦的老爸。
刘邦称帝后直到第二年,还按照习惯,每五天去看望一下刘太公,见面时行的礼节也仍旧是原来正常的父子之礼,但有一天,这种惯例被刘太公的家令打破了。
家令相当于太公府上的管家,这位家令跟太公说:“天上没有两个太阳,地上也不能有两个君主。您家小三现在是当今天子,大家的老大,按理说,你在他面前也是臣子,天子见了臣子,您这臣子怎么还让天子拜见您呢。这事儿万一传出去,对他的威信很不好!”
太公一听,似乎很有道理,于是等下一次刘邦再来见他,他就捧着一把扫帚出门迎刘邦,见面还倒着走,刘邦大吃一惊,我爸这怎么突然罹患老年痴呆了?赶紧上前扶住他。
太公说,三儿啊,以后咱俩见面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了,你现在身份变了,已经是天子了。
刘邦回答,嗐!那是糊弄老百姓玩儿的,我还是你家小三儿!
但转念一想,似乎老爸说的也有道理,怎么能两全其美呢?这难不倒刘邦,他很快的想出来一条开创性的变通之策,把太公封为“太上皇”,太公也升级成功,见面仍然是行父子之礼,根本就不需要刘太公下跪。尴尬?一点也不尴尬!
当然,这位家令也获得了汉高祖刘邦的赏赐,对合适的人拍出合适的马屁,被拍的人总是受用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