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意思是妻子明事理、贤惠,丈夫就会少惹祸、是非少;子女孝顺、知礼节,父母就放心、宽心、安心、顺心。妻贤子孝,人人都想要。作为丈夫,父亲的自己呢?这正是俗语寓意所在,积极倡导妻子要贤惠,子女要孝顺,更在劝导丈夫做出贤能表率,父母要做孝道榜样。
妻贤夫祸少妻子贤惠,明事理,丈夫就会少惹祸,是非少。夫妻之间,知妻莫如夫,知夫莫如妻。这里不是强调妻子贤惠比丈夫贤能更重要,而是只有妻子十分了解自己的丈夫,他的言行所隐含的心思、心态,她最明白。若发现不对,有惹祸的风险,有招惹是非的危险,妻子及时指出,纠正,制止,就会免于祸端。反之,丈夫对妻子也是一样。也可以说是:夫贤妻祸少,妻贤夫贤祸没了。
春秋时期,诸侯齐国宰相晏婴的车夫,以给宰相驾车为荣,趾高气扬,扬鞭驱马,得意洋洋,根本不把路人放在眼中。车夫的妻子发现了丈夫的骄傲与狂气,就告诉车夫要求离婚。车夫问为何?妻子把看到的情形说给了丈夫,分析了原因:晏婴是齐国宰相,态度随和,谦虚,你只是个驾车的车夫,得意忘形,不知谦逊,所以不想和你过日子了。车夫听了,承认了自己内心的虚荣和狂傲,表示改正,妻子这才原谅他。
没多久,晏婴发现了车夫的态度变化,小心谨慎,谦恭。晏婴就问车夫,怎么变得如此谦和?车夫一五一十把妻子的劝诫说给了晏婴。后来,晏婴坚持观察,车夫的确是发自内心的改变和修养德行,就推荐车夫在朝廷担任了大夫职务。妻贤夫贵,最知夫者妻子也,及时劝诫,好妻子。从善如流,夫也贤明,车夫变大夫,美事一桩。
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居住在诸侯郑国。贫穷不得志,饥一餐饱一顿,靠着妻子挖野菜充饥。郑国宰相子阳听说了,就派人给列子送来一车粮食。为这事,两口子争吵起来。列子坚决不收,妻子要收,最后妻子妥协,听从了列子的意见不收。原来,子阳送粮食,只是为了博取一个尊重贤才的好名声,而列子早就知道子阳为官贪婪,压榨百姓,非自己所看得起的人。
后来,官逼民反,子阳压榨引发百姓反抗,大家齐而攻之,*死了相国子阳,并对他的党羽进行清算。列子因为没有接受子阳的一车粮食,幸免于难。妻贤夫祸少,夫贤妻祸少。家庭中,都贤惠,都贤明,那么即使福气未到,灾祸也已经远去。
子孝父心宽子女孝顺,知礼节,父母放心,宽心,安心,顺心。这是当父母的都希望的,自己的孩子,父母最了解。知子莫如父。俗语不是一味要求孩子要孝顺,而是暗示着,父母有教育子女的责任,父母的榜样作用不可缺失。父母孝顺爷爷奶奶,子女自然会受到影响,也会孝顺父母。孝道,更多是靠一代一代的传承。对爷爷奶奶不孝顺的父母,大概率得不到孩子的尊重和孝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西汉时期,石奋从一个内侍做到太傅,不仅是谨慎处事,更是他以孝治家。从高祖,到惠帝,再到文帝,景帝,他的五个儿子个个都品行端正,孝顺严谨,做官都做到了二千石。所以,景帝就称呼石奋为万石君。
子孙们犯了错误,万石君不批评不指正,而是自己坐在饭桌旁边的位置上,对着桌子不肯吃饭。直到孩子们做了检讨,还要有其他长辈的求情,自己裸露上身认错,承诺改正时,万石君才吃饭。
而万石君自己,对待子孙,对待仆人,也都是有礼有节,不乱来。子孙们在他的垂范下,也都恭敬有礼。他们一家在齐鲁大地以孝敬而闻名。他的儿子石建满头白发了,万石君依然健在。石建是朝中郎中令,每次回来拜见父亲,总是先到侍者的房间,私下询问父亲的状况,并要过父亲换洗的衣物,亲自洗净再交给侍者。
西汉景帝时期,御史大夫晁错本有一次自救机会,但是没有听进去父亲的劝诫,实为不孝而遭诛*。子不孝,父不宽,其父进言未果,自*先晁错而去。晁错担任御史大夫后,刚愎自用,得罪了许多朝中大臣,尤其是诸侯大王。晁错父亲听说后,从老家赶来京师,劝诫儿子:皇上刚刚继位,离间人家骨肉(诸侯都是皇上一家人),人家都恨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晁错一意孤行,没有听进去父亲肺腑之言,果然以吴国为首的七国之乱爆发。景帝为平息这场内乱,诛*了晁错。而晁错的父亲,在老家已经服毒自*,先他而去了。假如,晁错按孝道听进去父亲一点点劝告,缓和一下,等待时机,景帝江山稳定一些,再施行,可能结局又是一番景象。令人扼腕叹息。
结语俗语,是古人待人处世智慧的总结,传承。朗朗上口,言简意赅。有空多读读,还是获益很多,至少现实中不再或者少有“我夫是某*”“我爸是某刚”之类的笑料和无知。
您说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共同探讨。若喜欢小编的分享就给个赞,点个关注呗。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俗语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