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15岁的莫言小学没毕业便早早辍学在家,每天就在村口的河滩放牛。
少年时代的莫言唯一愿望就是吃饱饭,只要家里有点好吃的,莫言总要变着法子偷点吃,也因此没少挨揍。
当时莫言认识了一位在师范学校读书的老乡,对方告诉他,学校里有个生活作风“极其腐败”的人——一天三顿都吃饺子。
莫言赶紧问他是什么职业,人家说,他是位作家。
莫言心动了,决心也要成为一位顿顿吃上饺子的作家。
可想成为作家便要多读书,只是村里没有啥书可以读,即便有,他也有很多字不认识。
非常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一本破旧的《新华字典》。
2012年,57岁的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他在演讲中说,那段放牛放羊的日子里,饥肠辘辘的他只能懒洋洋地躺在草地仰望天空,凭借想象来编故事,后来的小说几乎都是来自当时那段孤寂的岁月。
而陪伴他,又引导他写出一个又一篇小说的,便是那本珍贵的《新华字典》。
字典不仅教会他识字,其中的例句更给了他无限的灵感和启发。
这并不单纯是一个励志故事,而是无数人面对艰难时刻所依靠的精神支柱。
他们从《新华字典》的字里行间里品味着历史,更从中发现了文明的曙光。
打破纪录
改革开放后,《新华字典》依然是无数渴望知识的人们最好的良师益友。
央视播音员李瑞英曾说:“我身边不离的一件法宝就是《新华字典》。有时候一些护肤品可以不带,但是我的包里必须装一本字典。”
白岩松则说:“要是没有《新华字典》,没有我从最简单的一个又一个汉字开始认识,一直到后来,我怎么会有勇气、有能力翻开一本又一本或厚或薄的书呢?”
更有趣的是,有人曾做过个统计,1957年版《新华字典》定价1元钱,1998年版定价11元,2004年版为16元,几乎和当时猪肉价格保持同步。
将猪肉价格和《新华字典》联系在一起,其实是人们对这本影响了无数中国人的字典的偏爱。
毕竟,我们每位中国人从牙牙学语到跨入学校,伴随自己时间最长的工具书便是《新华字典》。
2016年,第11版的《新华字典》全球发行量达到5.6亿册,荣获“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创造了一个人类出版史上的奇迹。
2017年,《新华字典》正式推出APP版,从纸质衍生出电子出版物,时代发生了变化,但是人们那份求知的初心却并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