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前身
1948年10月末的一个黄昏,中国人民解放军包围了傅作义部防守的古都北平。
就在炮声隆隆、人心惶惶的时候,北平城内一间小屋内,有几位学者正为一本小字典的编写工作争论不休。
他们是北京大学的五位语言学家,魏建功、周祖谟、吴晓铃、张克强、金克木。他们是同事,更是中国一流的语言文字学家。
相比那场即将决定民族命运的大战,这些人激烈讨论的这本字典,看似微不足道的,可放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看,他们的努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字典研究的发起者,是这间屋子的主人,那位名叫魏建功的大学教授。
魏建功曾是北大的学生,师从著名语言学家钱玄同,对文字、语言造诣极深,毕业后就因成绩优异留校任教。
抗战胜利后,魏建功跟随老师被委派到刚刚脱离日本统治的台湾,主持普及国语的工作。
当时的台湾被日本殖民了半个多世纪,别说年轻人,老一辈的台湾人对国语连听都听不懂了。
魏建功对此既心痛又无奈,他那时手边只有一册薄薄的《国音常用字汇》,上面只有简单的发音标注,却无任何释义。
民间倒是有一些《康熙字典》以及民国时期编撰的《辞源》《辞海》等工具书,可全是文言文的注释,完全不适合那些国语基础为零的初学者。
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魏建功依然做了大量国语的普及和教育工作,可始终苦于没有一本浅显易懂的白话字典可以做教材。
1948年,魏建功回到北大任教,闲暇时与同事们谈论起自己在台湾教书时的困惑,却引发了大家的共鸣。
因为那时的大陆也面临和台湾同样的问题。
虽说白话文在民间普及已久,但当时书面用语是文言和白话文夹杂,表述混乱。
整个国语教育也没有一份真正适合民众的基础工具书,这些大教授们不约而同想,既然啥都没有,那就应该由我们这些搞文字教育的人编一册出来。
于是,这些热情高涨的教授相约每周五聚集到魏建功家中,共同商讨编写字典的事。
当时做这件事纯属义务,既无名也无利,可五位教授怀着一个共同的信念:中国多年受欺辱的命运多来自无知,只有教育才能唤醒民众。而字典是语言文字的工具,国之“重器”,彼此的工作意义深远。
因为研究者是五个人,大伙便临时给这本字典取名为“伍记小字典”,也就是《新华字典》的前身。
可惜由于种种原因,这本“伍记小字典”最终被搁置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