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为什么国家管控,食盐为啥一直以来是国家掌控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7-04 19:11:09

食盐为什么国家管控,食盐为啥一直以来是国家掌控(1)

  盐,是人类不能缺少的生活必需品。无论贫富贵贱,男女老少,都需要。中国夏、商、周时期,政府对于盐业的控制大多较为松懈,任由百姓自行开采运输贩卖。即便管理,大多也只是当地征税,当成贡品上缴国家。到了春秋时期,管仲当了齐国的宰相,推行“盐铁专卖”,国家开始对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食盐,进行生产、销售、买卖上的管理。这一管理除了唐朝初期短暂时间,几乎整整持续了两千六百多年。

  管仲为什么要实行食盐专卖?就是为了增加国库收入。汉朝初年,为了恢复战争创伤,与民休息,开放山泽之禁,所以允许私人经营盐业。国家征来的税,进入了主管皇室财富的“少府”,属于皇帝宫廷所有。各个诸国也跟着中央学习,都在经营自己的盐业,而且收入不归中央,统统纳入地方的财政。《史记·货殖列传》里说,“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流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此后,汉武帝开疆拓土,频繁用兵,中央的财政入不敷出,于是,他开始在盐业上打主意。同时,许多当时的富翁土豪,“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煮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汉武帝看到这种情况,决定将盐业收归中央,纳入中央财政,实行官营。并且对于那些私自煮盐的行为给予法律上的惩处。

  盐业虽然收归国有,增加了国家的收入,但是,盐价却渐渐变得高昂。百姓食盐备受盘剥,私盐趁势崛起,使得官盐滞销。汉武帝元封元年,朝廷派桑弘羊到各地调节盐价,稍有起色。虽然,汉宣帝时期,有人强烈批评盐铁官营,但是因为事关财政的收入,始终没有解禁。到汉光武帝刘秀执政后,正式废除食盐专卖的法律,解禁私人煮盐,听任百姓制盐、贩运。只是在产盐重要的地区,设置盐官,进行征收盐税。汉章帝元和元年,朝廷开始缺钱,政府又想到了收归国有这条措施,便采纳尚书张林的建议,官方自己煮盐,进行官营,彻底恢复了汉武帝时期的官营办法。到了汉和帝永和元年,又废除了这项措施,此后,盐官对于盐业进行课税,盐业由百姓进行经营,这项制度一直持续到汉朝灭亡。

  从汉武帝盐铁转卖到南北朝,差不多有七百年左右,禁榷制度基本上处在初期,很多措施都不是很完备,有时候实行,有时候又废除。一直没有定制。自三国、两晋一直到南北朝,历朝政府的盐业专卖,大多只是局限于部分地区,或者暂时执行。譬如晋武帝时期,杜预曾经“校盐运,制课调”;陈文帝时,虞荔、孔奂“以国用不足,奏立煮海盐赋及榷酤之科”;北魏时期的盐业专卖更是屡次废立,并没有什么定制。北周虽然设置了掌盐的官员,但是因为国家短命,对于后世盐法几无影响。

食盐为什么国家管控,食盐为啥一直以来是国家掌控(2)

  隋朝建立后,最初严禁百姓开采盐池盐井,统统由政府专卖食盐。隋文帝开皇三年,朝廷放松管制,允许百姓开始经营盐业,废除了官卖,并且还免于征税。所以整个隋朝时没有盐税征收的。这种“薄赋于人”的方针,到了唐朝依然延续。唯有蒲州安邑和解县“两池”,因为地处河中,要供应京师的用盐,所以设置机构管理,“掌盐功簙帐”,这不过是管理池盐的生产和对京师用盐的供给,不是收税,更不是禁榷。可见从唐朝建国初期开始,一直到唐玄宗开元年间,基本上无任何盐税的。如果算上隋朝时期,这个无盐税的时期,长达一百三十年的时间。

  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朝廷开始出现榷盐的议论,开元元年,左拾遗刘彤上书建议朝廷实行“榷盐铁”。他的理由是:“夫煮海为盐,采山铸铁,伐木为室,丰余之辈也;寒而无衣,饥而无食,佣赁自资者,穷苦之流也。若能收山海之利,夺丰余之人,蠲调敛重徭,免穷苦之子,所谓损有余而益不足,帝王之道,可不谓然乎。”这种类似现在,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后,进行对口帮扶的做法,很得唐朝中央政府的重视。唐玄宗让宰相和大臣讨论是否可行,都认为建议不错。便派遣姜师度、强循等“检校海内盐铁之课”。不过这时的措施,也只是收税,并非全面禁榷,唐政府虽然开始控制盐业,但是还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食盐为什么国家管控,食盐为啥一直以来是国家掌控(3)

  “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财政陷入困境,唐朝政府为了筹措军费,支撑局面,开始在盐税上打主意。但是,盐税的税率的提高是有限度的,政府又急需资金,怎么办?只有一条路了。那就是更加隐蔽也更加残酷的“寓税于价”的榷盐之法出现了。

  天宝十五年,颜真卿在河北正式榷盐,用来供应军队的支出。唐肃宗乾元元年,唐肃宗任命第五琦为盐铁使,总管全国盐政,开始正式确立盐法。“就山海开灶,收榷其盐,立盐院官吏,其旧业户泪浮人,欲以盐为业者,免其杂徭,隶盐铁使,盗煮私盐,罪有差。亭户自租庸以外,无得横赋,人不益税,而国用以饶。”朝廷通过控制盐的生产、销售,全面垄断盐价获得丰厚的利润。虽然老百姓再也不用交税,但是“国用以饶”,其“饶”的结果是,盐价比从前提高了十倍!

  唐代宗宝应元年,朝廷任命刘晏为盐铁使兼转运使,改变了第五琦全面禁榷的做法,用更加平缓的“官商分利”法来代替。为什么要改变,刘晏说是因为“盐吏多则州县扰”,其实深层次的原因是全面的禁榷,导致的结果是“万商废业,则人不聊生”,直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官商分利”法使得朝廷能够主导控制,同时又不至于将商人一棒子打死,所以,一直到唐朝灭亡前都在施行。

食盐为什么国家管控,食盐为啥一直以来是国家掌控(4)

  不过,刘晏的“官商分利”的推行,虽然国库充盈,但是唐朝后期,官商之间的斗争并未止息。而名义的“官商分利”,实则是官多,商少。同时,唐朝后期,藩镇割据严重,盐利的争夺,成为地方和中央的斗争很重要的表现形式。盐利的增减甚至直接影响了唐朝的国运。政府不断的对私盐进行整顿,对于犯私盐的行为进行严酷的法律惩处,非但未能阻止私盐的蔓延,反倒激起了民变。唐末时,王仙芝、黄巢就是靠着贩卖私盐而积蓄力量,进而组织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最后将唐王朝葬送。《老子》说,“民不畏死,柰何以死惧之!”可见,不得人心的政策,其最终的结果必然是事与愿违。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