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节粮减损等同于粮食增产,接下来,我们关注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科学减损成为今年活动周聚焦的主题之一。目前我国农户储粮损失数量大幅下降,国有粮库储粮损耗率控制在正常合理水平,粮食储存环节节约减损取得显著成效。
我国粮食生产已实现“十九连丰”,但节约粮食、减少损耗的努力一直没放松。在收购环节,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排建设了5500多个专业化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实现产粮大县全覆盖,及时为农民提供粮食烘干和清理等服务。推广使用近1000万套农户科学储粮装具,正确使用装具的农户储粮损失由平均8%降至2%以内。
在仓房升级改造上,大量储粮新技术的应用促使目前国有粮食储备企业粮食储藏周期综合损失率已降至1%以内,国内仓储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未来将进一步支持建设绿色低温仓储设施,提高仓房的气密性、隔热性,推动分类、分仓储藏。
据了解,2021年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等4家粮食产后领域创新平台纳入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序列管理,与各类粮食创新平台一起,初步构建成涵盖粮食储藏烘干、粮食加工、粮食物流、质量安全、信息化等技术领域的粮食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新闻发言人方进: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正在全面倡导粮油适度加工,挖掘米糠、豆粕等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潜力,开发和应用增值利用技术。下一步,将继续支持开发推广绿色储粮、热泵烘干、粮油副产物循环增值利用等技术成果,有效促进节粮减损。
补齐烘干短板 粮食用上“烘干机”
眼下,全国小麦主产区相继开镰收割。各地加快补上粮食产地烘干设施装备短板,减少产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