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在过去的农耕时代,立秋是重要的节气,不论南北方均有立秋时节*猪宰羊贴秋膘的习俗,那么现代社会如何科学贴秋膘呢?
避免误区——贴秋膘非“贴肉”
俗话说“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过去农耕时代生活条件有限,暑热影响正常的饮食和休息,夏天也是青黄不接之际,所以夏天过后会有身体消耗体重下降,为了补回身体丢失的,所以老百姓有“贴秋膘”之俗。
但是现代生活水平、居住条件均大幅提高,“苦夏”之状已经改善,并且人群营养状况普遍过剩,“贴秋膘”就不能以增长体重,多食肉类为主,尤其对于“三高人群”,谨防血糖血压变化和痛风的发生。
避免误区——贴秋膘忌盲目“进补”
夏天人们食用生冷之物较多,脾胃功能受损,立秋之后虽然凉爽天气可增进食欲,但所有的“进补”均要以脾胃功能的恢复为基础,突然大量的进食补品,会骤然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疲弱的消化器官不能一下承受,即“虚不受补”,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出现消化不良、厌食、腹泻腹胀等症状。所以先调理胃肠道再“进补”方是可取之策,尤其是平素脾胃虚弱者以及老人儿童等自身消化能力较弱的人群。
正确贴秋膘——调养身体摆第一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调养方式,如果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夏季时节体力消耗较多,且平时以谷物摄入为主,那么立秋之际应该要贴一贴膘,补充营养增强体力。
如果平素肥甘厚味辛辣生冷进食较多,那么立秋时节当清淡饮食,多一些瓜果素食,让脾胃功能及身体状态恢复正常。
如果平素体弱,不耐寒热,立秋时节应当抓住季节优势整体调理,清补兼施,调整一个好的身体状态面对冬季闭藏季节的到来。
正确贴秋膘——食为养,药为助
《黄帝内经》有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蔬为充”,在营养均衡的基础上,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有严格的要求,但是遵循“寒则热之,热则寒之,虚则补之”中医基础理论还是有必要的。
如气短懒言,乏力自汗的气虚体质人群饮食调养宜选择性平偏温、健脾益气的食物。可多食小米粥、粳米粥、薏苡仁粥、鸡肉、山药、白扁豆、菜花、胡萝卜、香菇等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食物,饮食注意要定时定量,荤素搭配,少食肥甘厚味、生冷坚硬等不易消化的食物。药膳可选用健胃益气糕、黄芪蒸鸡等。
畏寒怕冷,手足不温阳虚体质人群宜选用甘温补脾阳、温肾阳为主的食物,即使在盛夏也不要过食寒凉之品。谷物及豆类如糯米、燕麦、番薯、山药等;肉类如羊肉、猪肚、鸡肉、带鱼、鹿肉、牛肉、等;蔬果类如花椰菜、韭菜、洋葱、南瓜、龙眼、荔枝、樱桃、桃子、杏子等。药膳可选用韭菜炒鲜虾、桂姜羊肉汤。
正确贴秋膘——适当润燥
秋季燥邪当令,是秋天应时特有的天气,尤其在北方,比起“贴膘”,润燥也一样重要。
秋天应多食一些多汁生津养阴润燥之品,少吃辛辣煎炸之物。比如百合、莲子、山药、秋梨、莲藕、平菇等清润甘平之物,可滋阴生津,防止秋燥。
最后,提示大家:“秋膘”可贴,但不可盲目贴,科学合理的利用季节优势调养身体才是目的。
作者 |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 吴霄杨
来源: 北京114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