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书燕说
有个人晚上给燕国国相写信,光线不充足,他对拿蜡烛的人说:“举烛!”顺手把这两个字写在了信上。其实和信的内容没什么关联。相国收到信后说:“蜡烛是代表光明的东西,这是让我选举人才啊!”于是对燕王说了,王非常高兴,全国范围内选拔人才,国家由此兴盛。虽然国家得到好处,但不是那个写信人的本意。现在的学者,经常这样!
(当代的语文教材,也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对前人文章努力挖掘,附会出一些高深的用意,其实,未必就是作者本意。我记得语文老师讲“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讲了很多这样写的好处,当时我就似懂非懂,觉得有点牵强,现在都忘了。)
【原文】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而误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国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
执竿入城
鲁国有个人拿着一根长竹竿进城,到了城门,横着竖着都进不去。这时过来一个老叟说:“我不是圣人,但是经验多,你为什么不截断拿进去呢?”截断后,果然进了城。
(我看第一遍的时候,也认为老叟说的对,哈哈!思维定式影响。)
【原文】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夏虫不可语冰
子贡早晨打扫院子,来了一个客人求见孔子。子贡问什么事。客人说问问一年几个季节。子贡说这还用问先生嘛,一年四个季节。来客说三个。争论不休,到了中午。孔子听到后出来看,开始没说话,观察了一会儿说:“三个季节。”
客人很高兴的离开。子贡奇怪的问:“明明是四个季节,先生为什么这么说?”孔子说:“你看那个人,细长的身材,绿色的衣服,那是个蚱蜢精呀!他春天生而秋天死,不知道有冬天,你和他争论三天也没用。”子贡认为老师说的对。
(据说这个故事是后人编撰的,但流传较广,提醒人们不要进行无谓的争论。有时候别人是那只蚱蜢,有时候自己是!我有两个同事,特别喜欢谈论国家大事,除了国际风云,甚至夸夸其谈最高层的站队问题。我就很纳闷,他们是怎么知道的?有一次我忍不住说:“我猜皇帝挑水肯定用金扁担。”还好他们听出了嘲笑的意思,当时不再继续说。过了几天,还是继续,无非是从网上看点自媒体的文章,然后再妄自附会上一部分。)
【原文】朝,子贡事洒扫,客至,问曰:“夫子乎?”曰:“何劳先生?”曰:“问时也。”子贡见之曰:“知也。”客曰:“年之季其几也?”笑答:“四季也。”客曰:“三季。”遂讨论不止,过午未休。子闻声而出,子贡问之,夫子初不答,察然后言:“三季也。”
客乐而乐也,笑辞夫子。子贡问时,子曰:“四季也。”子贡异色。子曰:“此时非彼时,客碧服苍颜,田间蚱尔,生于春而亡于秋,何见冬也?子与之论时,三日不绝也。”子贡以为然。
陈体方
吴中的陈体方,写诗很出名。有个叫黄秀云的妓女,聪明诙谐,也喜欢诗。她和陈体方开玩笑说:“我想嫁给你,但你家也太穷了,拿不出聘礼。这样吧,你给我写一百首情诗,就当是聘礼了。”陈体方信以为真,天天苦苦思索,写到六十首就因为思虑过度而亡。他的诗清新凄婉,苦苦作诗的时候,有人笑话他这么大岁数了还被骗。他却不以为然的向人夸耀,当做自己的奇遇。
陈体方如果地下有知,肯定把一百首诗写完。秀云如果不嫁,他肯定去冥府告状!
【原文】吴中陈体方,以诗名。有妓黄秀云,性黠慧,喜诗。谬谓体方曰:“吾必嫁君。然君家贫,乞诗百首为聘。”体方信之,苦吟至六十余章,神竭而殁。其诗情致清婉。方苦吟时,人多笑其老髦被绐,而欣然每夸于人,以为奇遇。
体方死而有知,犹必吟完百首。秀云死亦必相从。不然,体方亦必以赖婚讼于地下主者。
荀奉倩
荀奉倩和妻子感情很好。冬天,他妻子感冒发烧,荀奉倩就在院子里冻一会儿,然后进屋用身子给妻子降温。
【原文】荀奉倩与妇至笃。冬月,妇病热,乃出中庭,自取冷还,以身熨之。
尾生报柱
尾生和一个姑娘约好在桥下见面,姑娘还没来的时候,发了大水。尾生不肯失约,抱着桥柱子被淹死了。孔子都说:“这人是情痴的祖宗!”
【原文】尾生与女子期于梁,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子犹曰:“此万世情痴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