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水又北迳衡山县东翻译,江水出峡东南流 径故城洲翻译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11-12 01:12:51

来源:【山水洲城记】

岁末将至,又到部分行业一年一度的总结大会召开之际。这不,从近日在长沙举行的2023年度湖南考古汇报会上,橘洲君听到了不少新鲜出炉的“城市八卦”——北津城遗址新发现商周遗物、宁乡向家洲发现战国遗址、望城团头湖新发现10处先秦遗址、天心区朝阳巷遗址发现约200枚秦汉断简残牍……

长沙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但传世文献中的记载只是古城风貌的冰山一角,且留下了许多谜团,比如秦代苍梧郡的治所在不在长沙?好在踏必留痕,长沙广阔的城乡大地上留下了许多古人生活的痕迹。让我们跟随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的脚步,去触摸那些鲜活的历史吧!

乘车从三汊矶大桥经过,向南眺望,会发现河西滨江位置有一处尚未开发的三角形空地。这就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北津城遗址。

湘水又北迳衡山县东翻译,江水出峡东南流 径故城洲翻译(1)

北津城遗址航拍图。均为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是这样记载的:“(长沙)城之西北有故市,北对临湘县之新治,县治西北有北津城。”乍一看,北津城遗址的确在长沙古城西北方向啊,但似乎又没这么简单。学界关于遗址的名称、性质等有许多不同观点。

有人说这里是“三石戍”。《水经注》记载:“湘水又北迳三石山东,山枕侧湘川北,即三石水口也,湘浦也。水北有三石戍,戍城为二水之会也。”于是有人推测这座遗址其实是三石戍,今天地名三汊矶也和它有关。

还有人说这里是汉王陵邑。因为这里和汉长沙国王陵相距不远,而古人有在陵区外围修建陵邑的制度,遗址是守护长沙国王陵的陵邑的可能性非常大。

是北津城还是三石戍?是津城、戍城还是陵邑?这座遗址有太多故事可以讲述。但不管怎样,大家都同意:它是长沙为数不多的汉代城池遗址。

但最新考古发现,这座古城遗址的年代上限远不止汉代。早在上世纪80年代,考古工作者就在这里找到了战国时期的文物。2023年8月至10月的调查更是不得了,遗址出土的夹砂鬲足、云雷纹、回字纹陶片等可追溯到商周时期。

湘水又北迳衡山县东翻译,江水出峡东南流 径故城洲翻译(2)

北津城遗址调查发现的商周时期遗物。上方两件为夹砂鬲足。

比如很多人没见过的“鬲”,这是一种烧煮加热的炊具,下面有三条足,可以直接支在地上,保持平衡的同时底部空间用来添柴生火。夹砂鬲说明它是加入砂土后制成的陶器,传热均匀,不易爆裂。后来因为灶台的兴起,炊具不必直接搁地上了,鬲的三条足就失去了用武之地,战国时期退出了人们生活。

一条夹砂鬲足,让橘洲君思绪万千。或许商周时期一个寒冷的冬天,好吃的长沙先民在湘江之滨,用鬲煮了一锅热气腾腾的鱼汤,袅袅炊烟传递的都是幸福的滋味呢!

包括长沙在内的长江以南广阔地区,过去是百越之地。后来随着楚国向南扩张和逐步开发,长沙成了楚文化的一方重镇,《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就以齐国使者的角度评价道:“长沙,楚之粟也。

长沙成为楚国粮仓的发展过程中,楚人是在何时、从何处进入长沙的,又是如何与越人相处的?这些问题的解答虽然在文献中难以寻觅,考古工作者都有新发现。

在沩水上游的宁乡市老粮仓镇,两条支流楚江和杨华江交汇的台地上,有一处向家洲遗址,现存面积不小于50万平方米。2023年5月至8月,抢救性考古发掘的1000平方米内收获各类遗迹102个,其中灰坑(古人垃圾坑)56座、水井26座、沟9条(灰沟3条、建筑基槽6条)、房址10座、陶窑1座。出土文物包含陶器、铜器、铁器、石器、木构件等不同材质,涉及生活用器、生产工具和建筑材料。

湘水又北迳衡山县东翻译,江水出峡东南流 径故城洲翻译(3)

宁乡向家洲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湘水又北迳衡山县东翻译,江水出峡东南流 径故城洲翻译(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