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讨论的读音不是古今音的问题,而是多音字的误读问题。刘长卿、晏几道、曾几、翁卷这几位诗(词)人的作品出现在中小学阶段的教科书里,因而读准名字的字音很重要。
长沙过贾谊宅
〔唐〕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一、刘长卿的“长”应该读作“zhǎng”,现在普遍读成“cháng”
《旧唐书》《新唐书》没有关于刘长卿的传记,他的事迹多散见于《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二六、《唐才子传》卷二等处。
刘长卿,字文房,至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巴尉,会有为之辨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皇甫湜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呼宋玉为老兵矣;语未有骆宾王一字,已骂宋玉为罪人矣。”其名重如此。
——《唐诗纪事》卷二十六
“长卿”是西汉司马相如的字。取名“长卿”是仰慕司马相如,所以以其字为名。如刘长卿在《酬包谏议佶见寄之什》中说:“高文不可和,空愧学相如。”
司马相如,字长卿。《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原名叫司马犬子,因仰慕蔺相如的为人,所以改名叫司马相如。因蔺相如是赵国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荀子·王霸》中说:“相者,论列百官之长,要百事之听,以饰朝廷臣下百吏之分,度其功劳,论其庆赏,岁终奉其成功以效于君。”卿相常常并称,指执政的大臣。所以,司马相如取字为“长卿”,以应蔺相如之官职和自己名字中的“相”字。“长卿”的“长”读作“zhǎng”。
此外,李商隐的《寄蜀客》、温庭筠《秋日旅舍寄义山李侍御》、苏轼的《南乡子·未倦长卿游》等诗词中,长卿的“长”是仄音,符合近体诗词的平仄要求,可见古人对“司马长卿”名字的读音情况。
刘长卿的字也与卿相有关,《梁书·江革传》载,建安王为雍州刺史,以江革、江观兄弟二人为记室参军,掌文书。当时著名诗人任昉于是写信对江革说:“此段雍府妙选英才,文房之职,总卿昆季,可谓驭二龙于长途,骋麒麟于千里。”《北史·柳庆传》亦载:“尚书苏绰谓柳庆曰:‘……相公柄人轨物,君职典文房,宜制此表,以革前弊’。”后世遂以“文房”喻称掌管皇帝制诰敕诏或是负责帮助高级官员起草命令文书之官职。
刘长卿以字“文房”对应名“长卿”,所以“长”读作“zhǎng”。
临江仙
〔北宋〕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二、晏几道的“几”读作“jī”,容易误读成“jǐ”
按照古籍记载的繁体字,“晏几道”写作“晏幾道”。
晏几道(1030—1106),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第七子。做曾开封府判官、干宁军通判。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
“幾”读“jī”,有“將近、相去不遠”的意思。如《禮記·樂記》:“知樂則幾於禮矣。”鄭玄注曰:“幾,近也。”道家《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儒家《大學》:“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所以,“幾道”就是“近道”,是接近圣人之道的意思。
《说文解字》:“原,水泉本也。”用“原”的“源头”之义以应“上善若水”。“原”还可以理解成“探讨,推究”的意思,《淮南子》有《原道》,韩愈也作《原道》,所以,因“道”而以“原”相应。名与字合起来就是探讨道,接近道的意思。“叔”是排行用字,以应“第七子”身份。
据《砚北杂志》载:“元祐中,叔原以长短句行,苏子瞻因鲁直欲见之,则谢曰:‘今日政事堂中半吾家旧客,亦未暇见也。’”当时苏轼在京,正受帝、后赏识,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晏几道谢绝相见和交往,可见其孤傲的性格。黄庭坚给晏几道的词集作序说其有“四痴”:“仕途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