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赞一个男人才华横溢七言绝句,夸人有才华的句子带幽默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5-03-20 03:17:59

【11】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秋夕》

在秋夜的深宫,银烛摇曳,其光如银,映照于绘有山水人物的屏风之上,却添了几分清冷。这并非寻常人家的光景,而是深宫生活的侧写,富贵与孤寂并存。

银烛之光,秋月之辉,本是明亮,却因内心的寂寥,让周遭的一切仿佛都被笼上了一层寒意,这是诗人运用通感之妙,让情感与环境相互渗透,创造出“有我之境”。

接下来的场景转换,宫女步入庭院,手持轻罗小扇,与流萤共舞,这一幕“轻罗小扇扑流萤”,表面上是童趣未泯的嬉戏,实则是内心孤寂的外化。

流萤本是自然界中微小的生命,却在皇宫的荒凉一隅闪烁,暗示着宫殿的冷清与人情的淡漠。宫女追逐的不仅是流萤,更是对逝去快乐与温情的渴望。

当夜深露重,万物皆霜,宫女独坐石阶,仰望星辰,牛郎织女的故事在她心中激起层层涟漪。

诗人并未直言宫女的哀愁,却通过“天阶夜色凉如水”这样细腻的描绘,让人感受到那份深入骨髓的凉意,以及比之更甚的内心荒凉。

这句诗,既是对秋夜物理的刻画,也是对宫女心境的映射,更是对她被遗弃命运的无声控诉。

元稹的《行宫》提及白头宫女"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与之相较,本文中的宫女更为不幸,她甚至未曾有幸一睹帝王之面,她的生活是一片空白,连思念都是奢侈。

牛郎织女虽一年一会,却有彼此的念想作为慰藉,而深宫中的她,爱情似乎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传说。

整篇诗作,未着一“怨”字,却句句含“怨”。通过对深宫秋夜的描绘,宫女扑萤、观星的细节捕捉,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宫女深沉的孤独与无尽的苦闷。

没有直抒胸臆,却在每一幅画面、每一个动作中,透露出宫女对自由、爱情与温情的向往。

这是一幅流动的情绪画卷,细腻而不失力度,以景寓情,情景交融,让人在淡淡的哀愁中,品味出深宫背后的复杂人性与无尽哀伤。

夸赞一个男人才华横溢七言绝句,夸人有才华的句子带幽默(13)

【1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

清明时节,雨丝纷纷,细密如织,这“雨纷纷”三字,不言雨势,却将那绵绵细雨的氛围勾勒得淋漓尽致。

或许这雨不至倾盆,却足以令行旅之人衣衫沾湿,步履沉重。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杜牧笔下的“路上行人”为何“欲断魂”?这是否过于夸张?

深究之下,我们发现,关键在于“清明”二字。这一节日,不仅是春日的象征,更承载着慎终追远的传统美德。

在这一天,人们应赴祖坟祭拜,表达哀思。而对于远离家乡,身处池州官任上的杜牧而言,不能亲自扫墓,内心的歉疚与哀愁自是难以言表。

那“欲断魂”前的“欲”字,微妙地点出了情绪的酝酿,是雨与情的交织,让这份愁绪几近崩溃边缘,而又尚未完全释放,恰到好处地捕捉了游子的微妙心态。

诗中,牧童的出现,带着一抹灵动与自然。无需多言,一指“杏花村”,便胜过千言万语。

那远处,杏花烂漫,雨中酒香,仿佛是心灵的慰藉,为愁苦的行人提供了一方避难所。杏花村,显然是诗人内心深处的理想国,一个可以暂时忘却忧愁的地方。

细品之下,诗歌的景物设置匠心独运。雨,选择的是杏花时节的“纷纷”,既符合季节特征,又平添几分柔情与哀愁,与清明的氛围不谋而合。

而“杏花村”的引入,则是雨中的一抹亮色,不仅为画面增添生机,更寓意着希望与解脱的可能。

整首诗,既是对个体情感细腻入微的捕捉,也是对清明时节普遍情感氛围的共鸣。

它超越了个人的局限,成为一种共通的情感体验。读者既能从中读出游子的孤独与哀愁,也能感受到雨后杏花的温暖与酒香的抚慰,体会到一种从忧伤到释然的心理转变。

夸赞一个男人才华横溢七言绝句,夸人有才华的句子带幽默(14)

【13】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金谷园》

诗人经过西晋富豪石崇的金谷园遗址而兴吊古情思,物是人非之感扑面而来。

金谷园的遗址前,诗人驻足沉思,过往的奢华与辉煌,已随风散作香尘,无处寻觅。

一句“繁华事散逐香尘”,轻轻勾勒出往昔的纸醉金醺,与今日的荒芜形成了鲜明对比。

石崇的奢侈生活,绿珠的悲剧命运,都如那易逝的香尘,空留一声叹息。

“流水无情草自春”,春水潺潺,碧草萋萋,自然界的更迭似乎无视人间的悲欢离合,自顾自地展示着生命的循环。

这“自”字,与杜甫笔下“映阶碧草自春色”异曲同工,透露出一种对世事无常的无奈与淡然。

日薄西山,一阵晚风吹过,带来鸟儿的啼鸣,本应悦耳的声音,在这特定的情境下,却显得格外凄切,仿佛在低吟历史的哀歌。

眼前的落花,也触动了心中的柔软,那轻盈飘落的花瓣,与绿珠那绝望一跃的身影,竟在这一刻重叠。

一个“犹”字,蕴含了诗人对绿珠深深的同情与哀怜,她如同那落花,美丽却命运不由己。

这首诗,未言情而情自现,借景抒怀,将金谷园的荒凉、绿珠的悲剧以及诗人自身的感慨,融入每一句对自然的描绘中。

没有直接的情感宣泄,却在每一处细节中透露出深深的哀惋与思考,四句连贯,情景交融,浑然天成。

夸赞一个男人才华横溢七言绝句,夸人有才华的句子带幽默(15)

【14】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齐安郡中偶题》

在"两竿落日溪桥上",一幅画卷悠然展开,时间定格于落日余晖与暮色将至之间,光线柔和,恰到好处。

地点设于溪桥,诗人既非岸边闲步,亦非溪中泛舟,而是静立桥上,为观柳影荷姿铺设了绝佳视角。

"半缕轻烟柳影中",细腻入微,轻烟缭绕柳丝,这"半缕"之选,精妙在于与"两竿落日"的工整对应,又暗示日光斜照,烟雾非浓,仅是轻柔一抹,缠绵于柳树幽影之中,情境交融,引人遐思。

诗的后两句"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生动捕捉了风中荷叶的姿态。

以问语"多少"启,增添诗意灵动,"相倚恨"与"一时回首",赋予了绿荷以人的情态,它们似乎因西风而生怨,集体转身,这一瞬的动态捕捉,较之其他风荷描写,更添一份飞动与情感深度。

荷叶的"恨",实则是诗人情感的投射,借物抒情,让无情之物染上了人世的哀愁。

诗人以敏锐之眼观物,又以情深之心感物,绿荷之态、之情,皆在笔下活灵活现。

"恨"字的运用,尤为点睛,将主体与客体融为一体,风荷的动态中透出诗人内心的隐痛与不遇之恨。

在唐末衰微的时局中,杜牧的政治理想难以实现,胸中块垒,自然流露于笔端,通过风荷的描绘,抒发了壮志难酬的幽怨。

全诗通过对落日、柳烟、绿荷的细致描绘,构造了一幅意境深远的画面,情感与景物交织,自然与人心共鸣,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每一个字眼,每一处细节,无不透露着诗人的情感细腻与笔力深厚,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再现,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唯美而深刻,引人共鸣。

夸赞一个男人才华横溢七言绝句,夸人有才华的句子带幽默(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