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一句话,觉得很有道理:
这世界上所有的利益价值,都是暂时性的,你只有提供稳定的情绪价值,才能让人信任你、依赖你、离不开你。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缺乏情绪处理的能力,无法给他人提供正向的情绪价值。
以至于,难以和身边的人,建立稳定和谐的关系。
可以说,当代人最稀缺的价值,就是情绪价值。
你有没有听过这样的话:
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遇到一点小事就哭,能解决问题吗?
你就是心理素质太差了!
这些话,可能来自你的父母,来自你的伴侣,你的朋友……
而它们无一例外,都会让你的心情,更加崩溃。
没有人会希望,在难过的时候,还被指责和教育。
当心中的郁结,在对方那里得不到纾解,一段关系,也会因此越走越远。
实际上,人与人相处时,有时提供情绪价值,比理性价值更重要。
听过一个故事。
一个男孩的爸爸,找心理学家倾诉自己的烦恼:
孩子哭闹的时候,我经常和孩子讲道理,希望他能够坚强起来。
可他不仅听不进去,还会变本加厉地哭闹,和我的关系,也越来越僵。
心理学家建议他,下次孩子再哭闹时,尝试抱一抱他。
爸爸十分惊讶地问:“这不是在奖励他的哭闹行为吗?”
心理学家回答:“不会的,你按我说的去做吧。”
这位爸爸将信将疑,下次儿子发脾气的时候,他对儿子说:“我需要一个拥抱。”
儿子听闻,瞪大了眼睛,但他还是姿势僵硬地,给了爸爸一个拥抱。
过了几分钟,儿子在爸爸的怀抱里软了下来。
他小声啜泣地说:“我需要这个拥抱。”
那之后,父子俩的关系有所缓和。
可以说,正是因为提供了足够的情绪价值,这位父亲才让儿子卸下了心防。
就像《共情力》的作者乔拉·米卡利曾说:
如果没有共情,我们就无法相互寻求支持、鼓励、温存和爱。
这世间任何关系的深入,都离不开身体的传情达意,和情绪的深度链接。
有时候,一句温柔的鼓励,会比理性的训诫,更充满力量;
一个温暖的拥抱,也会比冰冷的说教,更触动心扉。
情绪价值就像一把钥匙,你只有足够真诚,才能推开别人的心门。
否则,即使你说的话再对,也会被隔绝在门外,徒劳无益。
曾看到有网友,分享自己六十多岁父母的相处日常,老两口的对话,很有意思。
妈妈做饭,把菜烧咸了,爸爸说:
咸了好下饭,吃咸了还能多喝水,多喝水对身体好。
妈妈做饭,把菜烧淡了,爸爸说:
吃淡点好,健康饮食,现在人都提倡低盐低油的生活。
爸爸打扫卫生,弄坏了家具,妈妈说: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些家具,我早就想换了。
爸爸被人骗了钱,妈妈说:
谁都有糊涂的时候,人老了花钱买点教训,值!
这些饱含温情的对话,也让两人的感情,历久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