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否定孩子害怕的事物
“为什么要怕黑呢?晚上睡觉的时候,要是开灯就会影响到你的身体,再说了,你说的小怪兽根本就不存在。”
类似这样的话语,其实就是在否定孩子,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是无法理解黑,以及怪兽为什么无法存在的原因的。
父母的否定在他们看来就是一种敷衍了事,孩子甚至还会认为是父母不愿意帮助他们,这样就会给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②逼迫孩子不断的成长
“男孩子怎么能哭哭啼啼的呢?这有什么害怕的?”正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这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所遵守的原则,可是实际上任何人都会遇到困难恐惧,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都一样,并没有什么区别。
如果我们就因为孩子的性格让他们表现出来坚强独立的状态,其实也是在逼迫孩子,长时间如此,孩子不仅会恐惧还会自责,这样就等同于对孩子造成了二次伤害。
③直接满足孩子的要求
当然除了说“不怕”之外,有一部分家长也会直接满足孩子的要求,比如孩子怕黑,要求和爸爸妈妈一起睡,父母直接答应。
长时间如此,孩子其实是无法真正的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心理,这对于孩子本身的成长也不利,而且也会导致孩子心理受到伤害。
03那么作为父母,到底应该如何去应对说孩子害怕的情形呢?
在孩子成长过程之中,他们所表现出来害怕的状态,其实是想要寻求父母的帮助,这时候父母如果进行相应的引导,相信孩子能顺利度过这个害怕的阶段。
给予孩子安慰
在孩子表现出来恐惧心理之时,他们当下所需的就是爸爸妈妈的安慰与支持,所以,我们一定要压制住自己内心想要训斥孩子,打骂孩子的*。
而是给予他们拥抱,或者一个眼神的肯定,对于孩子来说相当于一种鼓励,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就是他们的依靠,如果有什么事情,爸爸妈妈一定会出来保护他们的,从而消除他们内心的恐惧。
孩子不要怕黑,妈妈在你睡着之前会陪在你身边哦,而且妈妈的房门不会上锁,如果你有什么事情,可以随时过来找妈妈,妈妈就在你隔壁,别担心你不会一个人的。
当孩子听到这样温柔的话语,相比于“别怕”是不是更有温度一些呢?而且也能促进亲子关系更融洽,又能让孩子直面所谓的恐惧心理。
适当的给孩子进行一定的讲解
就像我们上面所说的,孩子表现出来恐惧心理主要原因在于并不了解事物本身的特质。
那么在这个过程之中,爸爸妈妈就可以依照自己之前所了解到的一些常识,给孩子进行一定的讲解。
让他们认识到为什么天会黑呢?水没有什么可怕的,电只要通过安全的方式去使用,还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便利呢。
当孩子慢慢地了解到自己周围事物之时,他们必然也会快速的接纳这些事物,而不是抱着恐惧的心理担惊受怕。
找方法让孩子克服
如果在我们较为恐惧的状态下,有人对我们说“别怕”,在压力较大时,有人说“别担心”,这其实就是没有任何的作用。
因为这样的话语并不能替我们真正的解决问题,所以,父母要做的应该是帮助孩子找到恐惧的原因,从而让孩子懂得怎么去面对恐惧。
比如孩子害怕小怪兽,我们是否可以了解到他其实是相信有小怪兽存在的,那何妨不去给孩子编织一个美梦?让他们得知小天使或许会将小怪兽带走哦,这其实就让孩子变得更加具有安全感。
在孩子成长过程之中,他所表现出来的恐惧心理是正常的,而父母所说的“别怕”也应该逐渐的纠正。
我们也希望大家能够正确认识孩子的恐惧心理,而不是以训斥的态度,或者是敷衍的态度,只有帮助孩子,引导孩子才能让孩子更好的面对恐惧。
今后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会是去解决,而不是逃避,相信这也是所有家长希望看到的。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