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升入七年级的孩子们一定会发现,近期的月考,期中考都少不了《朝花夕拾》这本书上的相关题目,《朝花夕拾》作为中学12部必读书目之一,一直到中考都是重点考查内容。小徐老师结合近几年中考相关试题和新课标改革方向,对其人物形象解析的相关考点进行梳理。此次考点梳理力求重点突出,便于学生记忆。
一、家庭成员
1. 父亲
• 形象:严厉而刻板,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表。
• 事件:在鲁迅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父亲却勒令他背诵《鉴略》,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急转为被迫背书时的扫兴、痛苦的感受,给鲁迅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
• 意义:父亲的形象反映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对鲁迅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鲁迅主张理解、尊重孩子的天性,尊重教育规律,提倡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未知*,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2. 母亲
• 形象:温柔善良、知书达理,是鲁迅心中永恒的温暖。
• 事件:虽然母亲在《朝花夕拾》中出现的次数不多,但她的关爱和教导一直伴随着鲁迅的成长。
• 意义:母亲的形象代表了那个时代大多数母亲的真实写照,也体现了鲁迅对母爱的珍视和感激。
3. 保姆长妈妈
• 形象:朴实、善良、不拘小节、勤劳,乐于助人,但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
• 事件:a. 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如元旦吃福橘等;b. 给“我”讲“长毛”的故事;c. 喜欢背地里说长道短;睡相不好,摆“大”字;d. 不小心踩死了鲁迅心爱的隐鼠; e. 为“我”买来《山海经》。
• 意义:长妈妈的形象折射出那个时代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特征,鲁迅既揭示她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她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二、求学路上的师长与朋友
1. 寿镜吾老师
• 形象:公正博学、要求严格,却并不古板。
• 事件:鲁迅十一岁时到三味书屋跟随寿镜吾先生读书,寿镜吾先生对鲁迅的学业和品行都有很高的要求。
• 意义:寿镜吾先生的形象体现了传统教育中师道尊严和严谨治学的精神,对鲁迅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