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笔的正确姿势图儿童,小孩学抓笔的姿势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5-04-25 19:03:21

一、汉字的笔画

汉字是由笔画组合而成的。要写好字,必须了解汉字的基本笔画。

汉字的笔画姿态各不相同,用毛笔来书写这些笔画,可以比较清楚地看明白这些笔画的基本形状:

抓笔的正确姿势图儿童,小孩学抓笔的姿势(1)

汉字的笔画

从上面的毛笔点画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汉字大部分笔画粗细都是不同的。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我国最早能读懂的字是篆书。篆书在演变过程中经历了最早的甲骨文,然后又经历金文、大篆,最后成为成熟而统一的文字——小篆。

小篆是在秦国统一中国后(公元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过程中,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国家的异体字,而创制了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

抓笔的正确姿势图儿童,小孩学抓笔的姿势(2)

附图1

就篆书形状而言,呈长形,且有圆转的笔画,书写速度是比较缓慢的。因此,在民间早已在战国时代,就有一种用方折的笔画来书写的字体了,这种方折的笔画书写起来比较快。这就是古隶(见《睡虎地秦墓竹简》)。这样,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民间流传使用的隶书就成了当时的标准书体了,至东汉隶书则逐渐成熟(见《汉乙瑛碑》)。

抓笔的正确姿势图儿童,小孩学抓笔的姿势(3)

附图2

隶书和篆书相比,书写速度已经快多了,但在书写时仍然嫌慢。于是,在加速书写时就产生了连笔,形成了笔画的连接。在前一笔到后一笔连接时,由于书写速度的加快,手中的毛笔会逐渐由重到轻提起来,以完成上一笔到下一笔的连接。

这样一来,笔画的形态上就有了粗细的不同。最为明显就是“氵”旁了。请想,既然是三点水,那为何最后一笔不是点,而成了提呢?

从《雁塔圣教序》上“法、流、湛”等带三点水的字,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出由点到提的变化轨迹。

原来,前一笔要去连接写后一笔时,为了快捷,常会连起来写,但连接时又不能有太多的痕迹,这就需要把笔逐渐提起来,以完成前后两笔的连接。“氵”最后的点、“土字旁”横为了去连接右边部分的笔画,因此点就由重到轻拉出了一条线(提),横则由原先的没有轻重的“横”改成了由重到轻逐渐提笔的“提”。

笔画连接特别明显的还表现在各式各样的钩上。

什么是钩?《现代汉语词典》对钩的解释为:“汉字的笔画,附在横、竖等笔画的末端,成钩形,形状是‘亅、乛、乚’。”

就书法意义而言,这个解释有欠缺之处,它漏了写由重到轻逐渐提笔这个非常重要的一点。且看汉字的各式钩:

抓笔的正确姿势图儿童,小孩学抓笔的姿势(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