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笔的正确姿势图儿童,小孩学抓笔的姿势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5-04-25 19:03:21

4

笔画间连接得好,既能使书写美观,又能使行笔流畅。学好点画连接,书写速度要比乱连、乱涂鸦快得多,但字体却并没有杂乱无章的感觉。

五、笔的选择

练习写硬笔字,最适宜的笔是铅笔。

汉字的笔画在书写上一定要注意有轻有重,铅笔相对比较软,既容易写出笔画的轻重,也容易控制笔。初学写字,可多用铅笔,但不能用极细的活动铅笔,用稍粗点的软硬适中的铅笔(HB)就可以了。如果手太重,写不了几个字就要削铅笔的可以使用硬性铅笔(H),写的时候用力要尽量控制,不要太重。

铅笔一定不要用卷笔刀去卷,最好用刀片去削,这样笔芯的使用寿命可以长些。写字时,还要学会常转笔,写两三个字就可以稍转一下笔了。经常转笔,笔芯的各个面受力比较均匀,笔画也不会很快变粗。

在一定的场合,比如考试,人们只能选用圆珠笔、水笔或钢笔。因此,除了用铅笔来练字外,还应该另外掌握一种硬笔的使用。练了几天铅笔后,可以换另外一种笔来写写。至于是圆珠笔,还是水笔、钢笔,则可根据各人的喜好来决定,没有必要强求一律。

其实,说穿了,笔只是写字的工具,练习写硬笔字并非一定要拿笔,手中无笔同样也可以练字。可以试着用手指写写,手指写的字和用铅笔、水笔写出的字是一样的。有空时可以用手指比画着书写,在手心里或腿上写写画画;可以拿本字帖看看,揣摩上面的字好在哪里,并且与你自己写的字做个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这同样属于在练习写硬笔字。当我们坐在公交车上时,可以看看窗外商店的招牌,这些招牌字有好看的,也有不好看的。书法家写的字通常比较好看;但有些是名人题字,只因他有名望、有社会地位而去书写招牌,字就未必好看。好看的字可以学学,想想你的字和招牌上的字的不同点,不好看的字哪里欠妥。这种读字的方法其实是练习写硬笔字的一个很好途径。

练字,最重要的是用心去体悟,字是用脑子写的,和笔的关系并不是很大。当然,如果“工具”好,笔写起来舒服,出墨流畅,纸也能称心,人又处于放松的心情,那么,纸上的字迹一定会显得很美,这时候,写字的心情也就会格外好。

六、学会“读”字

古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谁都知道字是一定要练的。那么,练字时要慢慢写,还是应该写得快一点?要不要每天练字?这是每个生活在快节奏社会里的学习者最关心的事。练字,最重要的是注意科学性。

首先,一定要学会看字,或者说要学会“读”字。

市场上有很多字帖,有些字帖写的还是唐诗、宋词,这些优美的古典诗歌,往往让人陶醉。但这样的字帖常会给学字的人带来麻烦,甚至起了误导的作用!这是因为,人们往往去抄写诗歌了,忘记揣摩字的结构,学习者虽也写了某首诗,但他写的和字帖上的字完全不一样,这其实是没有起到教学作用的。

字怎么“读”呢?

在看字帖时,必须先揣摩字的每一笔的起笔、行笔、收笔,要考虑这一笔和下一笔的关系:它们是怎么在空中连接起来的,在哪里连?这个字中的哪一笔最长,哪一笔最宽?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接下来想想,刚才看的字字形还在你的脑海有印象吗?它的行笔过程是否都清楚?如果已经没有了,说明你没有仔细看,必须再看一次,做到了然于胸。然后就可以连起来完整地把这个字写一遍了。这时也不必拿笔写,可以用手在桌子上先比画一番,找找整体的感觉。随后拿笔写几个。

写完后还要比照一下,和字帖上的字大概像了吗?如果不像,就拿字帖对照分析,哪里不像?横够长了吗?竖的位置相同吗?撇的样子是否一样?每一画的距离怎么样?甚至可以拿张纸放在字帖上的那个字上模仿一下,一模仿,缺点就能找出来了。

也许,人们会觉得这样去练字太慢了。其实,这只是初起时的麻烦,这个阶段不用持续很久。等到习惯了这样去“读”字,整个过程就会变得很快。我们下面在分析字的时候,同时就是在教你看字。

书写速度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应该是比较慢的,但多写几遍以后,书写速度就一定要提高了,正确的书写应该是流畅、快捷的。

其次,练字必须要达到一定的量,熟才能生巧。

如果用慢速度书写,半个小时差不多可以写上百把个字。四五天后,同样的字半小时可写两百个。倘若每天能挤出半个小时来练字,大概两三个月就可以写一手还不错的字了。

练字并不需要花整块时间来进行的,要善于利用时间的“边角料”。如果有十分钟或一刻钟时间是闲暇的,那就分两次或三次来练练字,不必一次完成。碰上一定要去开的会,但又觉得无聊,就可以用来练字;可能有些课程你不喜欢,与其睡觉、说话来胡乱打发时间,不如用来练字。如果实在太忙,连写十分钟的字都无法保证,那也可以有几天不练,但应该在空下来时想想学过的、写过的字,用手去比画比画,做些复习。

用心写!写字一定要注意用心写,草草了事,赶着去完成任务就没有办法写好了。即使是速度快的书写,也是在用心写,不是乱涂鸦。

七、练写数量

初起的时候,练习书写的字不用多,一周练30个字左右,每天重复写这些字。写完一周后再换30个字来练。这样的话,6周就可以把常用的独体字练完。接下去就可以练合体字了。

练字有窍门。

首先,要练独体字。一定要先学独体,学一个基本笔画后就可以写一些相应的独体字了。比如,学了横就可以写“一、二、三”,学了竖,可以写“上、止、正、土、士、工、王”。在练笔画相对简单的独体字时,每个字连着写上三四遍即可,千万不要无休止地写同一个字。一个整版全写一个字是错误的,这不叫练字,是在乱涂。

市面上有种学生使用的小楷簿,五毛钱左右一本,里面有14张纸,每一页有14行,每行9个格子,共有126个格子。正反一张就是252个格子。一个星期7天,每天只要写一张字就足够了。这样,两个星期用完一本,大概五六本本子练下来,字就基本练成了。

可以这样来分配:一行有9个格子,可以练3个字,每个字写三遍。如果一次练30个字,那么,十行就可以全部写完,剩下的4行,每个字可以再写一遍,第二页重复这样书写。一个星期全练这30个字不变,到第五、第六天,书写的速度就一定会比第一、第二天快了很多。如果第一天需要45分钟到一个小时写完一页,那么,第六、第七天用20分钟到半个小时即可完成。这些字通过一个星期的练习已经写熟了。到第二个星期可以换30个字去练。以此类推,则6周可以学完180个独体字,这样,常用独体字就已经可以囊括了。

不必害怕先前学的字会回生。因为连续七天的书写,这些字的书写方法你已经基本掌握,已经属于你的了。而到了第七周开始写合体字时,这些独体字又是其中的声旁,我们将又要写这些独体字,不过这个时候它已经是合体字中的一个部分了。

练字时,前6天用铅笔,第七天则可换成水笔或圆珠笔去写。铅笔可以擦,万一写得不好可以擦掉重新写;但在正式场合下不能使用铅笔,因此,总要会用水笔和圆珠笔。到第七天,手已经写顺,就可以用其他硬笔来写字了。

其次,练习书写合体字。这时候,大家已掌握大部分独体字的写法,也就是说,很多合体字的声旁已经会写了。只要加上形旁进行组合就可以了,所以可以把同一部首的常用字都写一遍。比如:学了“提手旁”,就可以把检字表中“提手旁”里的常用字都写一写;学了“木字旁”,就把带“木”的常用字都写一写。

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学着用竖写的方法去写字,那么,就一定会对行气有比较深的理解和感悟。要注意的是:必须由右上角写到左下角。可以参照报纸的竖排版。每周倘若学五六个形旁,那么,6周就可以把一些常用的形旁学完。

第三,要练常用字。汉字数量众多,绝对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字都拿来练。只要挑出最最常用的字来练即可。不常见的、用的地方很少的字完全可以“扔”掉不练。这样,真正要练习的合体字大概也就是几百个。

如此,我们用3个月12周时间就可以学完常用的独体字和合体字。

八、练、写间的关系

练字和平时的书写是有联系的。要整理讲稿、发言稿时,当文学作品要定稿给编辑审读时,逢年过节要写贺卡给亲朋好友时,在写自荐信让招聘单位录用时,都是显露一手好字的时候,可以用上学过的习字方法、字的结构布局来书写,使旁人另眼相看,让你的人品、学问与你的字迹统一起来。“学以所用”,其用处还是很多的。

练字和平时的书写也是有区别的。

练字期间,我们可能还有其他工作要做,有东西要写。要记录大会的发言,起草文件等;可能还要进行学习,要记录老师的讲课……这时候,是没有必要去考虑字的结构,也不必去管字的好坏的。写下来的字只要你自己能看懂就行。

这样说,你是否觉得练字没什么意思了?

其实这是功用不同。

练字时,你所想的是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地方?哪一横最长,怎么长法?如果有斜钩,它的姿态是怎么样的?上面占多少地方?下面要拉到哪里?横与横之间的关系怎么样?距离有多少?这一笔和下一笔是怎么连接起来的?撇如果有,在哪个位置上?是长的还是短的?要不要带出一定的弧形来?

记笔记或写文章时,是在快速把自己的思想转换为文字,心里想的是使用哪些字;是在快速记录语言,这时候不会去考虑字形结构,也无暇顾及字是否美观。

不过只要坚持练习,过不久,大家就会发现,随意记下的笔记,虽没有刻意去想字怎么写,也没有刻意去做某些布局,但笔底下的字,无论是结构的安排,还是流畅的程度,都会有明显改变,这是学写字潜移默化的结果。这时候,也许这些字和认真练习写字时还有不少不太一样的地方,但字已经是明显大有改观了。

九、字体的大小

练字是练大字好?还是练小字好?

目前教育界的普遍现状是:要求学生写小字,不许写大字。

为了让小学生从小养成卷面整洁的良好习惯,规定教师让学生一定要写小字,书写在格子里的时候要求学生上下左右都不能碰到边。

这是《1997年写字专刊》中的标准样卷:

抓笔的正确姿势图儿童,小孩学抓笔的姿势(13)

1

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是有误区的。因为字越小越不容易安排位置。我国历代在孩童学习楷书的时候都是主张写大字的。以往人们使用的还是毛笔,都要先学写大字。总要到孩子基本上能搞清楚间架结构了,才能去写小楷。即便是小楷,也比我们现在写的硬笔字要大。

能写好大字,小字一般都可以写好;但一开始就练习写小字,字的间架结构几乎都无法掌控,何谈书写道理。所以学生自小就被要求写小字,久而久之,字就再也写不大了,而且书写的水平也无法恭维。

众所周知,字往往可以反映一个人性格特点。古话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胆小细心的人,常常字小而工整;胆大、不拘小节的人,字一般也是纵横肆意,不拘一格。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各种性格的人才都是需要的,我们要会计师,谨慎细心;同样也需要总经理,胆大泼辣。性格不同,字也应该不一样。怎可以从小就框死人的性格!如果从小就让人在一个框架里写字,不能越雷池一步的话,对个人的性格的形成必然产生束缚和负面的影响。这是不能不重视的问题!

基于这样的思考,学写字时,只要不超出格子,应尽可能写大!

当然,这里的大,并不是说把整个格子全部填实,而是说尽可能地大些,不要蜷缩在一起。

也许我们看到的字帖,基本上都是居中的,那是编辑们重新排版制作出来的,并不是书法家在写的时候就是这样来写的。如下图第一字为正常书写的布局结构,第二字则多为“字帖”字。

抓笔的正确姿势图儿童,小孩学抓笔的姿势(14)

2

到一定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去调整字形的大小,无须去规定必须写小。更何况,练大字,也可以写小,但只会写小字的人,却是再也写不大了。

十、笔断而意连

一气呵成是字的“灵魂”。

汉字手写体和印刷体最大的区别就是必须连笔书写。

可以这样说,一个汉字,不管它的笔画组成有多少,在书写的过程中应该是一笔完成,笔笔相连的。即使是最简单的一笔字“一”,也因为它会和其他的字在一起书写而有一定的动感,它的连接只不过是到了下面的字而已。只有这样,书写速度才能是比较快捷的。有个成语叫“笔断而意连”,意思是:笔与笔之间看起来是断开的,而实际上是连接的。笔笔相连,在行书上看起来比较明显,因为行书会带出一些牵丝,给人造成一种流动感。楷书点画的连接不太明显,给人的感觉是分开的。其实,楷书也是一气呵成的,是形散而神不散。

所以,对于学习汉字书写来说,最为要紧的是:做到点画之间必须有呼应,将各自看来独立的线条,贯穿成有机的统一体。有呼应的线条就像有一股“气”在流动,使字“活”了起来。

必须注意的是,点画的连接大多是在空中完成的,笔底下不应该有太多的痕迹,不能把牵丝当点画。如下面的“虎”:

抓笔的正确姿势图儿童,小孩学抓笔的姿势(15)

1

上面两个“虎”字书写方法是完全一样的,区别在于:一个线条完全留在纸上,看起来比较脏乱,另一个则把连接的线条收到空中去完成了,显得灵动又整洁。

打个比方,车子在地面上开的时候,地面上是有痕迹的,但如果它上了高架路,则地面上没有了痕迹,但车子依然在行走,只是地面上看不到痕迹。等下了高架后,地面上就又有了痕迹。任何一个汉字的书写,它的笔画之间都应该是不间断的,而“上高架”和“下高架”,又带出了少许牵丝,点画在空中相连,纸上虽少有痕迹,但却在笔与笔之间架起了“高架路”,使之构成了一个浑然天成的整体。

事实上,现在不少人在赶时间快速书写时会把笔画连接起来写,有时连接一两笔,有时更多些。但由于不懂得连接的技巧和方法,有些字就会连接成下面“工厂”的样子。

抓笔的正确姿势图儿童,小孩学抓笔的姿势(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