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射程30万公里,激光射程最远的多少公里

首页 > 机动车 > 作者:YD1662023-05-05 00:49:47


洛马ADAM激光炮原型机在1.6公里外摧毁火箭

  激光压制是轰炸机、运输机上反肩射防空导弹的基本技术,美国总统专机“空军一号”上也装有这样的装置。过去战斗机上因为体积和重量关系,也因为全向覆盖问题,鲜有采用激光压制的。随着战术激光的小型化、轻量化,这也将成为战斗机的重要配备。

  除了红外制导,空空导弹还大量采用半主动或者主动雷达制导。激光压制在这里没有太直接的用武之地,但依然可能干扰激光近炸引信的工作。无线电近炸引信在二战时代就开始使用,通过多普勒效应测定与目标的相对运动,在距离目标最近的地方引爆,造成最大*伤。更加高级的还可以确定目标方向,形成定向的*伤破片束,减少爆炸能量和*伤破片在无害方向上的浪费。但无线电的频率相对较低,在相对速度特别高的时候,容易造成错失目标,激光近炸引信应运而生。与红外制导的问题一样,用快速、不规则的强力闪光可以迷盲激光近炸引信的接受部分,甚至直接造成物理损坏,破坏近炸计算。这对红外制导空空导弹也是一样的。但反导弹要到激光近炸引信的工作范围了,毕竟还是太近了,对于雷达制导空空导弹,还需要在更远的距离上就破坏来袭导弹。

  用战术激光的能力直接毁伤雷达(或者红外)制导元器件,这当然是直接的硬*伤方法。但空战激光反导的用武之地还不止这个。空战是一个动态的互动。除了电子对抗,受到攻击的战斗机极力用速度和机动性甩脱追击的导弹,导弹则极力用更加强大的速度和机动性不让战斗机逃脱。现代空空导弹的能量优势显著,战斗机单靠机动已经不大可能甩掉导弹了。但高机动过载对导弹的气动控制和弹体是很高的要求。为了降低重量和成本,导弹在设计上没有很多余量,这和飞机的破损安全要求完全不一样。换句话说,对于高机动追踪中的导弹,激光武器哪怕制造不大的弹体结构破坏,就可能使得过载超过剩余结构强度而造成解体;或者在气动舵面或者燃气舵面制造足够的破坏,导致气动上失去平衡而造成失控。因此,彻底击毁导弹并不必要。这一点与弹道导弹或者反舰导弹的拦截很不一样。弹道导弹的目标是固定的,不彻底击毁目标,破损的弹体(加上剩余火箭燃料)和完好的战斗部依然可能对目标造成足够的损坏。军舰虽然是移动的,但相对于反舰导弹的速度来说速度太低,和固定不动的目标也差不多了,有同样的问题。但机动的飞机不一样,空空导弹对战斗机的速度优势不超过2~3:1,机动性优势不超过3~4:1,这还是忽略了战斗机可以保持能量而导弹的能量在短暂的动力段后就是一路下降这一事实。

  武器只提供胜利的一半,另一半来自战术。如果战术和时机得当,在来袭导弹还有一段距离时,适当稳定战斗机,提高激光武器的命中精度和稳定照射时间(也就是说,更大的累积照射能量),然后用突然、猛烈的大幅度机动动作迫使来袭导弹跟上,使有限的损坏达到最大效果,这样可以促使来袭导弹解体或者失控。如果来袭导弹在几百米距离上解体或者失控,对机动中的战斗机就几乎没有任何损害。在这样的距离上,运输机和轰炸机也有足够的机动能力躲避损害。这不仅对雷达制导(包括半主动和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有效,对红外制导空空导弹也一样有效。这是在可预见的将来最现实的对空空导弹硬*伤的手段。

  对机载激光武器有利的地方还在于特殊的作战环境。机载激光反导弹武器在使用中是守株待兔,等待来袭导弹的追踪,对于射程要求不高,10公里以下就足够了。大气中的传输能量损耗可以降低到最小,各种传输途径变形也降低到最小,大大简化了激光武器的使用问题。随着激光技术的进步,更大功率的机载激光可能成为现实,进一步增加激光武器在空战中的威力。

  机载激光自卫反导系统一旦大量装备,将极大改变空战的面貌。空空导弹还谈不上一击必*,但已经具有相当高的命中率。机载激光自卫反导系统极大地提高了一击必*的门槛,并且重新提高机动性作为反导的辅助手段的重要性。一般认为,下一代战斗机的基本特征是隐身,甚至可以为了隐身而适当牺牲战斗机的其他性能,如速度、机动性。隐身战斗机可以在对方没有警觉中就完成发现、接敌、攻击、退出的循环,但武器发射破坏隐身,如果不能做到一击必*,甚至反复攻击都不能确保奏效,隐身战斗机就可能暴露自身,而陷入必须拼基本性能的不利局面。

  隐身战斗机的另一个问题是在隐身所要求的全机内挂载状态下机载武器数量有限。F-22除了六枚主动雷达制导的AIM-120外,还有两枚专门用于近战格斗的红外制导近程空空导弹。F-35在可预见的将来没有在机内挂载红外制导空空导弹的能力,全机内挂载的话只有依靠四枚AIM-120。洛克希德正在研究在机内挂架上增加AIM-120挂载数量的问题,据说有望增加到6枚,这大大缓解了机载武器数量的问题,至少可以一击不成的时候,再发动二击、三击了。

  F-22之所以成为美国空军的主力制空战斗机,是因为其隐身是与超巡、超机动性能互补的;F-35作为以对地攻击为主的战斗轰炸机,在空战中主要依靠隐身和视距外攻击能力,一旦一击不*,很容易陷入视距内格斗。另一方面,由于F-22数量严重不足,F-35将被迫作为美国空军的制空作战的重要部分。F-35当然也能受益于机载激光自卫反导系统,到了必须倚重这一步的时候,F-35就扬短避长了。但换一个角度,激光武器和其他硬*伤型反导弹能力对防空导弹也同样有效。隐蔽待机、突然发难的防空导弹是最难对付的,但一旦发射,阵位就暴露了,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

  激光武器和其他硬*伤型反导弹能力对美国空军是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挑战,也给非隐身或者半隐身战斗机带来新的生命力,有望均衡发射导弹一方的单边优势,这会成为空战的转折点。

激光射程30万公里,激光射程最远的多少公里(13)


机载激光武器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激光射程30万公里,激光射程最远的多少公里(14)


洛马设想的在F-35B升力风扇位置安装的激光炮,由发动机传动轴驱动供电

激光射程30万公里,激光射程最远的多少公里(15)


诺格设想的安装激光武器的第六代战斗机

上一页1234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