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缺点,增程式电动车缺点

首页 > 机动车 > 作者:YD1662023-05-28 02:19:49

但纯电车不一样,由于电机扭矩瞬间释放的物理特性,导致一台前驱电车和一台后驱电车,在驾驶感受,特别是低附着力路面起步时的体验差异,就像《流浪地球2》和《无名》两部电影水准高低那样明显。

一种有趣的论调随之被提出:一台纯电车不能没有后驱,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

初读到这句话,笔者的感受是“有点道理,但不多”。下面,就让我们趴下身子,钻进车底,好好研究下纯电车的前驱和后驱,到底有什么门道。

前驱,比后驱先进

尽管在当下的语境中,后驱科技感外衣的耀眼度远高于前驱,但137年前发明人类第一台汽车的“奔驰老祖”,可不是这么想的。

1886年1月29日,德国人卡尔·弗里特立奇·本茨为自己纯手工打造的“奔驰一号三轮车”申请的发明专利正式立案,世界上第一台汽车就此诞生。因为是沿着三轮马车思维路径改装的产品,“奔驰一号”的结构非常简单,把提供动力的马匹换成前轮,将横置单缸四冲程汽油发动机架在两个后轮之间的后桥上,最后再通过链条和齿轮驱动后轮,完成整车向前行进动作。

以现在的标准评判,“奔驰一号”是一台纯粹到不能再纯粹的后驱车,而且还是后置后驱的超跑布局。

电动车缺点,增程式电动车缺点(5)

但这毕竟是台三轮车,不太符合现代人对汽车的想象。就在“奔驰一号”发布的同一年,戴姆勒和迈巴赫也造出了汽车,正儿八经有四个轮子的那种,制造过程是:找镇上最便宜的供应商买一台四轮马车,将全栈自研的汽油发动机,用古老的手法塞到座位底下,再涂上一层黑漆,又一台后驱车诞生了。

因为发动机的位置是在后轴之前,所以这是世界上第一台“中置后驱”车。

电动车缺点,增程式电动车缺点(6)

再往后,法国、美国、英国、意大利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都完成了汽车制造工业的“从0到1”,做法也都是复用“马车思维”:即基于现有大存量的马车进行燃油化改造,在后座下塞入各种尺寸、排量、制造工艺的汽油发动机,史称“马改油”。

可以说,当时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路径,最依赖的是马车。

在“马改油”过程中,这些车座位底下的风冷发动机经常因为散热不及时,烫坏了富家公子和小姐的臀部。为了让更多的富人愿意购买汽车,技术更领先的水冷发动机应运而生,为了放置散热用水箱,发动机被移到了车前方即车头的位置,“前置后驱”的布局呱呱坠地。

随着发动机缸数不断增加,发动机体积也日趋膨胀,为它找一个专门的独立空间,即“发动机舱”势在必行,车后桥上既要安放座位,还要坐人,不太合适,唯有车前桥是发动机的应许之地。“前置后驱”的布局在当时是全球汽车工业最成熟稳定,也最物美价廉的解决方案。

在那个汽车还是奢侈品的年代,你想买一台“便宜”的前驱车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遍地都是“更便宜”的后驱车。

前置后驱的优点显而易见:第一,是为大排量、大尺寸的多缸发动机提供充足的摆放位置,留足技术进步的想象空间;第二,是让整车的重量分配合理化,更便于做到50:50的静态荷载。

在缺点上,前置后驱主要有三点:第一,因为动力传输链是前置发动机→变速箱→传动轴→后轮,导致传动效率降低,油耗增加;第二,这条传动轴贯穿前后车身,会侵占车内空间,导致后排地台一定凸起;第三,结构复杂,零部件多,成本增加,售价水涨船高。

既然工程师能巧妙地将发动机移到车头,为什么不能干掉这根长又贵的传动轴,直接让前轮兼顾转向和驱动呢?

当然没问题。1933年底,法国汽车制造商雪铁龙生产了一台搭载六缸发动机的四门行政轿车“Traction Avant”,从名字“前牵引力”上就能看出,这是一台彻头彻尾的前驱车型。从1934年到1957年间,雪铁龙总共生产了大约7.6万台“Traction Avant”,成为了前驱家用车普及的先锋。

电动车缺点,增程式电动车缺点(7)

二战后,欧洲陷入能源危机的泥沼,好开但费油的后驱车变成富裕阶层的独享,这给了前驱车宝贵的发育时间窗口,为了满足经济型家用车旺盛的市场需求,法国雪铁龙推出了2CV,英国BMC推出了Mini,当欧洲消费者开着这些身材娇小的“国民车”长途自驾时,惊奇地发现这些前驱车非常省油,感觉加进去的一箱油怎么也开不光。

不少已经是加油站终身VIP的后驱车主用“巫术”和“奇迹”这样的字眼来形容前驱车,转头就把自己的后驱车扔到了二手车交易市场。

电动车缺点,增程式电动车缺点(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