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品之间的竞争,首先其技术质量是竞争的门槛,而落实到最后的竞争仍是成本层面的竞争。但当前的情况是,因为部分关键性部件仍需要依靠高额进口来实现,导致国内自主变速器企业以成本为基础的模块化效应远远无法同国际大品牌相比,如果再结合主机厂的相关控制成本的要求,则在成本方面更难形成价格优势。因而自主变速器将面临的前路仍旧险峻,国外诸多品牌的变速器或许都具有将自主品牌的完全独立扼*在摇篮的潜在风险。
同时当前多数自主车企前期研发费用的固定投入还处在摊销过程中,包括自主变速器等零部件在内,也大抵处在价值竞争力较低的阶段,且自主品牌自动变速器完整产业链条仍在逐步形成的关键节点,所以自主变速器今后或将面临更多外来品牌用较为传统的固有技术进行“围堵”,辅之以将全新先进技术应用到最新产品的手段,从而实现“全方位打击”后再度领先的多重风险。
立足于国内相关汽车产品而言,目前整车故障率最高的部分也是变速箱。如果变速箱不好,消费者自然就不会买该品牌的车。而当前全国的自主变速器及发动机只能说是“基本过关”。面对今后不断深化开放后的合资决策,就不能说是外来方的单方面决策,而应理解为中外双方的共同决策,本质上也是市场和消费者做出的决策。所以从市场角度出发,决定自主品牌变速器以及整车产品的销量提升的关键点,仍是本身质量一定要全面且过硬。
当然,扩大开放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挑战与机遇也同样并存。对于国内以各自主品牌变速器品牌为代表的自主零部件企业而言,依凭不断深化开放的机遇,也要适时地广泛地走出去,与更多有先进技术的相关企业达成合作关系。同时在开放压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化压力为动力,在外部刺激当中激发坚持自主研发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