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能接受小排量自吸,为何如今要吐槽小排量增压呢?过去2.0L自吸的奥迪100遍地跑,没人觉得排量小,为何如今的2.0T奥迪A6L却被吐槽排量小?可能会有朋友说当年的奥迪100有2.6L大排量的,其实如今的奥迪A6也有3.0T的。为啥增压会迅速得到普及呢?道理很简单,因为小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驾驶感受太差,车子稍微重点那完全是干嚎不走。增加排量当然能解决,但油耗又上去了。
简单理解就是小排量自吸在有动力需求时没劲,增加排量后在有动力需求时有劲了,但在没动力需求时却增加了油耗。所以大排量自吸并不适合普通消费者,而小排量自吸又被嫌弃动力疲软,这时怎么办?只能上增压呗,动力接近大排量自吸、油耗却比大排量自吸低很多。就好比2.0T跑匀速(注意是跑匀速或工况稳定),油耗接近2.0L自吸。而在有动力需求时动力能轻松达或超过3.0L自吸,这不是很好么?当然很好,所以如今增压发动机普及了。
理由恰恰就是这么简单,涡轮增压发动机可以看作是在小排自吸、大牌自吸之间取一个平衡,它的设计需求在于获得超过小排量自吸的动力与低于大排量自吸的油耗。取两者优点、去两者糟粕,所以增压机可以迅速得到普及且适应性极强。就好比一台2.0T,工薪族能承受得起,而富人也不会觉得它动力弱。所以如今能看到小到A级车大到D级车都可以采用2.0T,适应力强的产品必然普及度高,这是自然趋势而不需要硬性推广。
在很多朋友眼中,涡轮增压的产生导致内燃机排量的降低?实际上这种观点是极为狭隘的,增压不=小排量,当年增压的转型的确是从小排量发动机开始,之后就开始向大排量机型过渡。所以增压并没有导致内燃机排量的降低,当年有2.0L自吸奥迪100,而如今也有2.0T的A6,还有3.0T的。当年有1.6L普桑(B级车),现在有1.4T的,1.6L排量不嫌小,却看不起1.4T,什么逻辑?嫌排量小可以上2.0T,只不过是钱包问题。
所以啊过去也不是大排量自吸遍地跑,如今也不都是小排量增压,是大、是小与增压没一毛钱关系,而是由各位包里的银子够不够来决定。过去有3.0L自吸,如今有3.0T涡轮增压。过去有6.0L的宝马7系,而如今不是也有6.7T的宝马7系么?有改变么,其实什么都没变。涡轮增压技术影响各位开大排量汽车了么?当然没有啊,只要钱到位、多大排量都能买到,所以能不能开大排量关键因素是W够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