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动机的动态悬挂结构上,鸿125也与UY125保持了一致,通过在发动机前部悬挂的横梁处增加橡胶缓冲块来保持发动机前部拥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并形成缓冲和限制。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发动机以整体运动的形式消化掉一些不算特别剧烈的颠簸。
既然车架的主要形式一样,关注点就更多放在细节上。从车头方向管柱与车架主管连接的加强部件开始,两款车就显现出了明显的设计差异。
UY的焊接加强部件长度为16cm,为了保证抗扭性能采用4mm厚的钢板冲压成型再进行两次焊接来构成。而鸿的同样部位虽然在加强部件长度进行了一定延伸,但其材质为更薄的2mm钢板,并且因为材料更薄所以只需要一次冲压就能完成这个部件,无需拼接厚钢板的第二次焊接。
这样看来似乎鸿在原本UY被人诟病的车头结构强度上反而做得更差了?实际上,QJ的设计师采用了一个巧妙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UY的踏板部分是由焊接在主梁上直径19mm、厚度1.5mm的钢管来支撑的,它的强度显然对抵抗扭转提供不了太多帮助。而鸿这部分钢管的直径虽然没有发生变化,但壁厚却被增加到了2mm。所以它在方向管柱与车架主管连接的部分已经不需要特别进行加强也能保证车架具备比较均匀牢固的抗扭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