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兔子们狂喜地发现,这里水草肥美,气候合宜,没有天敌。。。”哦哦,神奇的澳洲,哦哦,人间的天堂”!于是,可爱的兔子们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仁不让之势,疯一样地在澳洲大陆上扩散蔓延!
于是,在短短半个世纪后的1926年,兔子的数量保守估计已经达到了100亿只以上!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比当时全球人类的总数还要高出4倍以上,这就是人均4只兔子的节奏,吃都吃不完!
对于擅吃的四川人和广东人来说,这当然是小事情,而对于澳洲的移民尤其是农场主们,这可是个灭顶之灾,没有天敌的兔子已经算是物种入侵,极度繁殖之下破坏了澳洲的食物链和生态链,造成了几十种动物的灭绝。对于这种灾难,后面澳洲人用尽各种办法,持续了百年的斗争,才把兔子的数量控制到相对安全的范围内。
当然,你可以把这看作一个沉重的笑料,我只是从侧面举例说明澳洲的水土确实丰腴,能禁得起上百亿兔子上百年的啃噬。
所以,不是说澳洲没有自然进化出来葡萄,就没有适合葡萄生存的土壤了,恰恰相反,澳洲是拥有大片的、稳定的、风土极佳的适合种植葡萄的产地的。
2、短暂与古老的并存
前面也讲了,澳洲第一棵葡萄藤是被栽种在悉尼的,然而之后一段时间澳洲的葡萄酒产业并没有开始发展,因为悉尼农场湾(Farm Cove)炎热潮湿的气候不适合葡萄藤的生长。
而到了19世纪早期,澳大利亚第一个商业葡萄园和葡萄酒酿造厂才正式诞生,从第一棵葡萄藤栽种,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这家葡萄园是由约翰∙麦克阿瑟在其距离悉尼西南部50公里处的卡姆登庄园(Camden Park)建立的,那里主要的产品包括灰皮诺(Pinot Gris)、芳塔娜(Frontignac)、古艾斯(Gouais)、维徳和(Verdelho)、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
可以看到,最初的葡萄园主们,并没有尝试去栽培西拉(Syrah),至于后面西拉渐渐的发展成澳洲葡萄酒的骄傲设拉子(Shiraz),则是另一个澳洲风土卓越的明证。
古老的澳洲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而逃过了工业化进程和疾病的侵袭,因此那里的土壤非常肥沃。到1850年,葡萄园的商业化运作已经在澳大利亚大多数州建立起来。从连绵起伏的猎人谷(Hunter),到陡峭多风的伊顿谷(Eden Valley),到风景优美的吉龙(Geelong),早期的葡萄种植者们把繁盛的葡萄园扩散到澳洲每个角落。
到了1854年,澳大利亚首次出口1384加仑葡萄酒至英国。这是澳洲葡萄酒的出口有明确记载的开始。
19世纪中页,葡萄根瘤蚜导致欧洲三分之二的葡萄园颗粒无收,并且导致欧洲百年以上的老藤几乎全军覆没。1875年,澳洲也遭受此疫病的侵害,不过当时严格的检疫隔离措施使得一些葡萄酒产区比如巴罗萨山谷(Barossa Valley)中的老藤葡萄免受葡萄根瘤蚜的侵袭。因此,该地区现在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葡萄藤,有些年龄甚至高达100-150年。
巴罗萨山谷的老藤设拉子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有名的。现存最老的设拉子(Shriaz)可以确认是在1843年种植的,目前仍健康的生存在澳洲伦美酒庄;现存最古老的赤霞珠葡萄老藤也是在巴罗萨山谷的奔富酒庄。
3、老藤的魅力
既然提起了老藤,那我们就来简单的讲下。在葡萄酒的世界里,目前仍未有明确的规定多少年份以上的葡萄算“老藤”,但是大家提起老藤,都会心存尊敬,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植物的生命力是很坚韧的,一棵葡萄藤经历了几十年的岁月之后,并不代表它已经步入风烛残年,而代表其对自然有着更强的适应力和抵抗力。
同时,葡萄藤在生长的过程中,它的根系会不断向下延伸,百年老藤发达的根系能深入地下长达30多米,葡萄藤汲取更多的矿物质和养料,使得酿造出来的酒液富含更加复杂香醇的口感和香气。
老藤酿造的葡萄酒还有非常稳定的单宁结构,具有更强的陈年能力。
而最重要的是人们认为,能留下老藤的地方会意味着这是一块非常丰腴和富饶的上天眷顾之地,这里的葡萄藤能够历经沧桑并依然保持优质品质。
虽然老藤在世界范围内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Wine Australia)专门为世界上拥有最多老藤葡萄的产区之巴罗莎谷(Barossa)制定了一项老藤分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