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一直到现在代工也未落实,有人爆料主要原因是资金不到位。
现在,奇点汽车量产上市不仅仅是谎话连篇,甚至已经成为了“世纪悬案”。
在2019年下半年之后,就没有再获得新融资,而“弹药库”里的资金几乎也弹尽粮绝。
资金是造车最大的挑战。
只不过,沈海寅想好了怎么赚钱,却远远低估了在这之前要花多少功夫、烧多少钱。
眼看着理想、小鹏、蔚来一个个量产成功,最先起跑的奇点汽车现在还在原地打转,甚至走到了*边缘。
有人统计过,现在搞新能源的公司数量超过了500家,目前能够实现交付的车企只有几家,粗略一算,起码就意味着有490家新造车企业还处于PPT造车阶段。
有人不理解,为什么宁愿背着PPT造车的骂名,也要往前冲?
实在是因为这个风口太诱人了。
别的不说,就为了促进电动车的发展,从 2015 到 2017 短短两年内,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补贴总额超过 3000 亿元。
在炒概念的歪风吹得最狠的时候,气得吉利集团的李书福直接开骂,“互联网公司造车就是一天到晚在瞎忽悠老百姓!”
因为与传统汽车制造行业不同,互联网造车的资本不是以自我积累为主,而是按照互联网成功经验,先创造概念,再吸引社会资本。
奇点汽车鼓吹的赚钱方法论,甚至连同行都看不下去了。
理想汽车的创始人李想更直接,大骂卖车不赚钱,靠后面的软件来赚钱完全是胡说八道的逻辑。
你卖一个车相当于卖三四百台小米手机,最后你只是赚一台小米手机软件的钱,你脑子进水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