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朱熹分析,《大学》开篇的数百字为“经”,乃“孔门遗书”,是孔子编订六经时遗漏,或被误删的史前文献。所幸被曾参保留,并补“传”(传:释经文的文体)。而“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便是经文中“承三纲之志,启八目详情”的关键衔接。因此,学习《大学》,首先要明确“三纲八目”,既推行“大道之学”的三个目的与八个具体步骤。
《大学》一文认为,学习大道之学的目的,首先是明明德。既,彰明推动日月星辰运行的拟人品德。
将自然科学哲学化,是中华传统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最大特点。早在《黄帝阴符经》中,便有“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的相关记载。
虽然华夏古者同样认为天行之理不循私情(天地不仁),不会以任何人的意志作为转移,不会因为尧的圣明而存在(不为尧存),更不会因为桀的残暴消亡(不为桀亡)。但天地运行规律中所彰显出的人文精神却精真可信,毋庸置疑。比如“上天有好生之德”是说,天地有恩养万物,春生、夏长的运行规则。拟人化后便形成了“上天有好生之德”的规律性认识。但自然规则中同样也存在秋收,冬藏,与好生规则相对的收藏规则。因此,近代之前历朝历代的华夏政权大多秉承“秋后问斩”,不伤天时的顺遂原则。本意并非是不进行*伐,而是根据天时地利,选择合适的行为,参同天地育化。
虽然,宋明理学对“明明德”的以往解释是——彰明上天的光明德行。但梨花认为如此解释已不合时宜。因为它太过抽象,且缺乏实验性,无法使用现代科学理论进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