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菇鸡丝的做法大全,鲜菇炖鸡丝的做法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7 18:38:34

鸡枞最早的记载于南北朝时期

鸡枞因其名贵而天生自带疏离感,它的名字是如何来的呢?它在美食的历史中又有什么样的经历呢?首先,这个“”字就相当特殊。它最初应写为“”。相比其他菌类的名称,它在文献中的记载非常晚。我国第一本字书,成书于西汉的《说文解字》中根本就未提及它,应是当初人们还未认识到其可食。其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未曾记载。直到南北朝时期,南梁的顾野王所著的《玉篇》中才第一次提及它为“㙡”,解释为:“㙡,土菌也”。到了明代,梅膺祚所著的字书《字汇》中,第一次开始将“”与鸡联系在一起:

“㙡,土菌也。高脚伞头,俗谓鸡㙡,出滇南。”

到了明朝末年张澜之所著的《不二杂集》中,则第一次提到何谓“㙡”:

“鸡㙡,土菌耳。随土而生,附土而长。故曰㙡。”

“菌从于土”之意。可惜的是在现在的电脑输入法中,提土旁加从的“”的简体字已经无法打出了。人们也就渐渐接受了“”字,可实际上,鸡枞非木耳,香蕈等需要树干作载体的菌类。“”实际上是说不通的,也罢,姑且用之吧。

红菇鸡丝的做法大全,鲜菇炖鸡丝的做法(5)

张开伞盖的鸡枞真如鸟飞敛足一般

鸡枞的的古称非常多,这其中也出现了一些谬误。比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

“南楚人谓鸡为㙡。”

笔者不知李时珍当时是如何想的,如若鸡即为㙡,㙡即为鸡。那鸡㙡不就成了“㙡㙡”了吗?这显然是毫无道理的,甚至谬误的有些无厘头。另在杨慎所著的《升庵集》中,则如此命名鸡㙡:

“云南名佳菌曰鸡堫,鸟飞而敛足,菌形如之,故以鸡名,有以也。”

如果单从鸡㙡的形态,明显是高脚而立,何为“敛足”之说呢?甚至有些地方,称呼鸡枞菌为“鸡腿蘑菇”、“鸡脚蘑菇”。怎么会像老母鸡抱窝那样缩着脚呢?

红菇鸡丝的做法大全,鲜菇炖鸡丝的做法(6)

鸡枞的曾用名很多

鸡枞菌除“鸡㙡”、“鸡堫”等名为,在古籍中的名字还有:《七修类稿》中的“鸡宗”、《五杂俎》中的“鸡踨”、《南苑漫录》中的“鸡㚇”、《永昌府志》中的“鸡葼”、《通雅》中的“鸡堫”、以及《滇南新语》中的“鸡棕”。此外,还有“鸡粽”、“鸡松”、“鸡宋”之类。这其中除开“”,出现频率最多的就是以“”为主体的代表字了。在《说文解字》中,所谓“”是如此解释的:

“鸟飞敛足也。注:不能翱翔远举,但竦翅上下而已”

原来杨慎的命名出自此处。原来所谓的“敛足”非为“缩脚”,而是指鸟儿无法起飞,上下振翅的形态。如此看来还颇有几分鸡枞菌伞盖打开之时的神韵呢。

红菇鸡丝的做法大全,鲜菇炖鸡丝的做法(7)

鸡枞多生于白蚁巢之上

一个问题解决,接踵而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既然鸟飞而敛足,和鸡有什么干系呢?为何不叫鸟枞呢?且鸡枞是从地底的白蚁洞中钻出,有时深达半米。所谓的“凸土”即是如此。故与其叫鸡枞,倒不如叫“蚁枞”要合适的多,鸡枞毕竟是寄蚁巢而生的,不是吗?这种说法在一些古籍中也能找到,如郎瑛的《七修类稿》中就曾提到:

“予问之土人,云生处蚁聚丛之,盖以味香甜也。予意当作蚁从,非鸡宗明矣。”

郎瑛也认为“蚁从”要较“鸡从”恰当的多。清代《贵州志》中,也有类似的说法:

“下有蚁若蜂状,又名蚁夺。因夺起食而,故名。”

在贵州的一些地方,时至今日还有称其为“白蚁菇”的,且日本也将其称为“姬白蚁菌”。这也和鸡一点关系都无。

红菇鸡丝的做法大全,鲜菇炖鸡丝的做法(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