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左手调整前变速器
前变速器的变速效果:向上(左图)或向下(右图)改变车链挂在牙盘上的位置
后变速器(Rear derailleur)
后变速器是日常使用最为频繁的变速器,调整的是公路车链条挂在飞轮上的位置。后变速器永远通过右手调整,(Rear = Right)。后变速器同样有且只有两个变速效果:使车链向大飞轮上调整,以及使车链向小飞轮上调整。
依旧借助齿比的概念,使用后变速器是对齿比计算公式中的分母进行调整,于是我们可以马上知晓:向大飞轮调整带来更小的齿比,向小飞轮调整则带来更大的齿比。
使用右手调整后变速器
后变速器的变速效果:向上(左图)或向下(右图)改变车链挂在飞轮上的位置
变速的时机
公路车变速看场景,通常来说平路高速巡航、冲刺,或者下坡的时候需要用大齿比;平路中低速巡航,休闲骑,或者爬坡的时候需要用到小齿比。那么变速的时机有没有什么讲究呢?
1.变速的时候切记要保持踩踏。切记保持踩踏!因为说到底,变速只是改变了变速器的位置,只有依靠踩踏的力量与传导,车链才会挂在新的牙盘/飞轮上。
2.右脚在上时变速。具体来说,当右脚在踏板顶端时,进行变速器的调整。为什么这样操作呢?首先,几乎所有自行车的传动装置都在自行车的右侧;其次我们已经知道了变速需要踩踏带来的传导。
结合二者,我们可以推论如果当右脚在踏板最顶端时进行变速,当右脚向前踩踏时,踩踏带来的传导会很容易地让车链挂在新的位置上。这样变速最有效,同时对传导装置造成的损耗也最小。
3.变速要预判,变速要提前。尤其在爬坡时,如果以相对较大的齿比入坡,踩踏三两下以后很可能就蹬不动了,且此时车链上张力会很大,调整为小齿比时往往会听见一声巨响。偶尔一两次并无伤大雅,长此以往则会对车链、变速器、飞轮、牙盘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4.变速要经常、变速要及时。长距离骑行时路况千变万化,万金油的齿比显然并不存在,所以需要根据路况经常变速、及时变速。怎样才算及时呢?其实人们的身体会说话。当遇到下坡时,踏频会自然地加快,同理上坡时踏频会自然地减慢;这就意味着需要进行变速。
如果有踏频计(或者带踏频功能的码表)的话,可以借助踏频进行变速。通常平路或上坡时,踏频建议在85-105;上坡的话,踏频建议在65-90。当然这也因人而异,即使对于职业车手,一些倾向于小齿比高踏频,另一些则倾向于大齿比低踏频。
5.前后变速器结合使用。假设当前齿比合适,如果前方路况只有微小的变化(如缓坡、起伏等),那么仅仅通过后变速器就可以实现较为高效的变速。如果前方路况变化较大(如大上坡、大下坡等),那一般先调整前变速器,再使用后变速器进行微调,二者结合使用。
6.不要交叉链(cross chain)。变速时尽量避免前大后大以及前小后小。首先这两种组合提供的都不是高效齿比;其次,这两种情况下车链与自行车行进的方向不在一个水平面上,此时车链受力不均,轻者磨损较快,重者直接断裂。切记不要交叉链!
交叉链时(上图),车链和自行车的行进方向不在同一个平面,非交叉链时(下图)则没有这个问题
相信了解了齿比、前后变速器以及变速的注意事项之后,新手们会对公路车产生全新的认识。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大家都可以更快、更好、更高效地进行变速。Happy Shif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