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竹荪的真实感受,竹荪的人工栽培技术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8 07:00:40

我是一朵菌子,名叫红托竹荪,也因体姿优美,又被人们称之为“雪裙仙子”,又因味气味清香、营养丰富而被誉为“真菌皇后”。

种植竹荪的真实感受,竹荪的人工栽培技术(1)

我的自拍照

我和我的家人对种植环境和栽培技术的要求很高,人工种植的成功案例几乎很少见,但我们的营养价值极高,富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糖等多种成分,因而深受市场喜爱。

如今,我们生长在高寨乡大冲村,这里的森林覆盖率高达71%,且四季分明、气候温润、雨量充沛,为耐阴喜湿的我们提供了绝佳的生活环境。

种植竹荪的真实感受,竹荪的人工栽培技术(2)

我的全家福

能够有幸与这片土地结缘,我们还得感谢一个人,他就是高寨乡大冲村的驻村第一*邹蔚,他为了带动当地的群众增收致富,经过实地调研和多方取经,想到了我们红托竹荪。

味道鲜美、质地嫩滑、富含多种矿物元素……这些都是我们竹荪的优点,由于我们深受市场喜爱,市场供应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我们的身价也随之不断上涨。

种植竹荪的真实感受,竹荪的人工栽培技术(3)

驻村*邹蔚和工作者们一起劳作

邹蔚*为此萌生了带动群众种植林下红托竹荪的想法。2022年初,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后,得到了贵州省农科院、贵州美味鲜竹荪产业有限公司和当地党委政府等多方力量的支持,为了让当地的农户接纳我们,他和属地党委政府、村委会通过多次召开技术培训会、坝坝会、入户动员等多种方式动员农户,经过不懈努力,仅有5户农户愿意种植林下红托竹荪,一些村民担心失败,不敢尝试接纳我们。

种植竹荪的真实感受,竹荪的人工栽培技术(4)

村民们正在进行采摘工作

起初,为了实现农户的利益最大化,经过多方考虑,大冲村决定采取“政产研学用”联动模式助推林下生态红托竹荪种植,推动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公司投入菌种和提供技术指导并进行兜底回收,村集体合作社代管,农户种植并进行管护),执行公司占10%+村集体占10%+农户占80%的利益分成方式。依托村农户林地,利用统一提供种植技术标准、提供病虫害防治技术和兜底收购红托竹荪干品“3个统一”优势,在大冲村发展5个示生态林下红托竹荪产业示范引领基地。

种植竹荪的真实感受,竹荪的人工栽培技术(5)

村民丰收

刚来到大冲村时,我们还住在一根根小菌棒里,为了让我们能在这片土地上落户安家,邹蔚*联系了贵州省农科院专家组织村委成员、在家务农的妇女和返乡人员进行培训,还联系了贵州美味鲜竹荪产业有限公司的2名技术人员,全程指导农户为我们浇水起垄、施肥覆膜。

逐渐地,农户与我们打交道多了,对我们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在大家的关心和照顾下,我们的长势越来越好,产量也越来越多。比如每逢烈日炎炎的午后,种植带头人马飞就会辛勤地为我们浇水,保证我们健康成长的最佳土壤湿度,在她眼里我们比她的孩子还要娇贵。像马飞一样疼爱我们的,还有其他4个种植基地的农户。

吹着山风,听着虫鸣,喝着雨露,肆意享受着大自然和农户的偏爱。转眼到了8月,这个季节是我们生长的高峰期,为了保证我们的品质,带头种植的农户还雇佣了20余名村民一同采摘,她们将我们小心翼翼地摘下,去除我们身上的杂质,便将我们装箱打包送入市场。

种植竹荪的真实感受,竹荪的人工栽培技术(6)

新鲜采摘的竹荪

如今,我们的身价可不低,市场零食价可达80元/斤,高峰期每天可采摘300余斤,预计8月下旬完成第一茬采摘后,零售额可达10万余元,紧接着我们还可以继续长三茬;而且我们大多是现摘现卖,市场供不应求。山外的世界真的很大,但我们还没有机会去往北京、上海等省外的大城市闯一闯,就被贵阳当地人提前预定,我们可以炖汤、清蒸、爆炒……无论如何烹饪,大家都挺喜欢我们的。

如今,我这朵小菌子变成了当地的富民大产业,不仅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喜爱,还翻山越岭去往了外面的大城市,这是我们从未想过的事。不过我坚信,这只是一个开始,我的未来还会更加精彩。

现在,大冲村对于林下经济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规划,他们将围绕“林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发展目标,力争引进一批技术成熟、实力较强的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助力大冲村发展林下经济,以林下种植引领示范基地为依托逐年推进林下产业发展,不断扩大林下产业规模,做好农产品精深加工,不断延伸产业链,形成规模化林下经济产业,促进农户增收致富,让群众享受更多的生态红利。

来源:开阳县融媒体中心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