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热下寒吃补中益气丸,补中益气丸四种人不宜吃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8 15:50:11

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之功。

主要用于治疗脾虚水湿证,也常用于滋补方中,以佐治滋补药的滋腻之性,达到补而不滞的效果。

本方用茯苓,即旨在通利三焦水道,防止滋补酸涩药凝涩气机,协调上下阴阳,使上逆之阳热下潜于肾。

正如《辨证录》云:“更增之茯苓之前导,则水火同趋,而共安于肾宫”。

《崇原》云:茯苓位于中土,灵气上荟,主内外旋转,上下交通。

所以,这里用茯苓并不是简单的健脾祛湿作用。

上热下寒吃补中益气丸,补中益气丸四种人不宜吃(13)

简单总结:

上热下寒的实质其实以上有虚热、下有真寒多见。多由于真阴亏损,阴不涵阳,虚阳浮越于上,真阳亏虚于下所致。

常用陈士铎的引火汤加减治疗。本方熟地补肾阴,巴戟天补肾阳,一阴一阳,可使阴平阳密而治本;麦冬养肺阴而清补虚火,五味子滋肾水而敛降虚阳;茯苓补中寓通,可使补而不滞,敛而不涩。

诸药配伍,用药精简,旨在引虚火下潜肾中,阴阳同调,肺肾共治,补阴而不滋腻,补阳又不伤阴,使阴有阳生,阳得阴潜,即“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之谓也。

,
上一页1234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