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从脱离母体开始,孩子在独立的道路上愈走越远
婴儿脱离母体就意味着他不再依赖妈妈的身体而存活,6个月时,胃里开始产生消化食物的酶,在独立之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1-2岁时开始独立行走,开始对他人说“不”,这个“不”就是他人生中第一个独立宣言,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把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
3~6岁的儿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内在秩序,在意志、思想、情感上开始独立;
6~9岁儿童,建构了属于自己的思维逻辑和艺术品鉴能力,不再受环境的限制,逐渐开始把注意力从自我的建构拉向外面的世界。
2.育儿最大的误区就是,我们用爱的名义禁锢了儿童的正常成长
每个家长都认为自己爱孩子,为了孩子他们,牺牲了自由和青春,付出了时间和精力,但是,很多家长却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看不懂孩子的内心世界,不尊重孩子的自我意愿,反过来却要让孩子听话,懂事。因此,很多孩子处于焦虑、胁迫、痛苦中,而我们家长却没有及时发现。
这里着重介绍5个典型却经常被家长忽视或者误解的孩子敏感期。
2.1自我意识敏感期
孩子经常用手打人,2、3儿童还不会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肢体动作,而孩子“打人”更多时侯表达的意思是“我爱你,你想抚摸你”,所以,在孩子经常“打人”时,家长要做的是一遍一遍的告诉并用肢体语言告诉孩子应该轻轻的摸。
孩子经常说“打你”,儿童的语言和成人的语言有差别。儿童用"打"这个词表示"他,不照我说的做“。"打"是儿童的心理语言,儿童用打表示"不愿意!"走开!"这里的打是自我意识开始苏醒,想要表达不愿意的意思。所以,当孩子跟家长告状“他打我”的时侯,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仔细询问清楚。
儿童自我意识一旦觉醒,就开始用抗拒和拒绝别人的方式有意识地练习使用自已的意志,喜欢说"不"!但在表达不清晰的时侯会说“打你”。
2.2 执拗敏感期
这个最麻烦,会让家长觉得是孩子在无理取闹,容易心烦。表现为事事得依他的想法和意图去办,否则情绪就会产生剧烈变化 ,发脾气,哭,闹。这时家长和老师要给孩子足够的耐心和关照,也要学会一些安抚的技巧。
2.3秩序敏感期
1-2岁处在秩序的敏感期的儿童,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按一定的规则和习惯整理环境、把环境秩序化。一旦成人随意打破孩子的秩序,他就会崩溃大哭,而很多家长往往忽视或者不理解这一点。
儿童秩序的敏感期呈现螺旋式上升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了秩序的破坏而哭闹,秩序一旦恢复就会安静下来;为了维护秩序而说不,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为了维护秩序而执拗,一切要重新来。孩子执拗的这个阶段可能是老师和父母最为苦恼的时期,因为执拗的要求具有不可逆性,让人感到头疼。
举个栗子:平时都是妈妈哄睡觉,有一天爸爸哄睡,孩子哭闹、不安,如果妈妈来哄,孩子安静下来就证明在第一阶段,如果孩子拒绝说不,就正面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但如果,孩子说“要刚才妈妈哄睡”,那证明孩子已经处于维护秩序的执拗阶段,要一切重来,这时候,就需要家长更多的耐心。
解决儿童的执拗问题,一是要理解,二是要变通,三是要成功。变通是最需要智慧和技巧的。个人建议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把孩子从执拗中拉扯出来。
更可怕的是执拗的敏感期过后,追求完美的敏感期接踵而来。
2.4完美敏感期
完美敏感期是:孩子做事情要求完美,端水时洒出一滴就很痛苦;吃的苹果上不能有斑点;衣服不能少扣子等。接着又上升到对规则的要求 我遵守规则你也必须遵守 ,人人都要遵守;香蕉皮必须扔到垃圾笥里没有坑圾筒就必须处理好。
2.5 人体敏感期男女有什么区别?为什么爸爸有小gg,妈妈没有?性别问题在中国很多家庭向来是讳莫如深的话题。
男女的差别是儿童人体敏感期的组成部分。对同一个概念,比如性器官,儿童的理解和成人的理解显著不同,在大人眼里,这类概念包含着很多世俗的、道德的内容,而对孩子来说,他是在客观地认识世界,没有任何感情色彩,此时的孩子看待性和性别时,就如同看待自己的手、脚一样。
当孩子处于人体敏感期,家长应该客观地跟孩子解释,让孩子正常了解即可,不要把神秘感留给青春期的孩子去探索,以免闹出笑话,甚至误入歧途。所以,孩子越大,对家长挑战越大,个人建议可以借助绘本或者影像资料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性别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