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科举考试
范进半生穷困潦倒,直至54岁才考上秀才,从20岁起开考,考了34年,前后20多次都没有考中秀才,其间历经了沧桑。
分析文章后发现有两个原因。
第一,古代科举考试的严格和无情。
先看一下古代科举考试的规则。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文章的格式分八股,考试对八股文格式要求非常严格。
明清科举考题的内容是四书五经,考生答题的时候不能任意发挥,答题范围不能超出四书五经的范围,要表达的观点必须以宋代朱熹对四书的注释为标准,以宋代、元代学者对五经的注释为标准来答题,文风、语气还要和四书、五经贴近。
这种八股文考试要分出拙文很容易,只要是格式不对、不是八股文,或者不是四书五经范围就直接淘汰。
但要分出优胜文章很难,不仅要看文章的格式,还要看文章的观点、见解、文章的深度,层层筛选,才能分出优劣。
故此,科举考试的难度很大。
第二个原因:范进往年的运气不好。
范进此次科考的经历颇为戏剧。
周进问范进:
“如何总不进学?”
范进很是谦逊:
“总因童生文字荒谬,所以各位大老爷不曾赏取。”
古代的科举考场
周学道安慰范进:
“这也未必尽然。你且出去,卷待本道细看。”
这次范进是第一个交卷,可周进看完试卷后,对范进很失望:
周学道将范进卷用心用意看了一遍。心里不喜道:“这样的文字,都说的是些甚么话!怪不得不进学。”丢过一边不看了。
如果此刻有人交第二份试卷,周学道很可能永不再看范进的试卷,可偏偏没有。
周进又把范进的试卷看了第二遍,觉得有点意思,等看完第三遍之后,大呼:
“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见世上糊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
周进是说这篇文章意深言简,凝练精辟,每一个字都像珍珠一样圆润、珍贵,是天地间的至文,自己看了三遍才看明白,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主考官也是人,判卷除了要具备丰富的学识外,还伴随主考官的人品、情感和价值观。
这就是范进34年来没有被录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世上的糊涂官太多,伯乐太少,从而耽误了范进。
南京夫子庙科举博物馆
范进的确有真才实学,出手不凡,全场是第一个交卷,又让主考官看了三遍才看明白,我们看出范进对考题胸有成竹,文章一气呵成。
可以说是范进的实力和运气决定了范进的命运,范进很幸运遇到了周进——人生的第一个贵人,赏识自己的伯乐,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古代的科考在必然之中也存在一定的偶然性。
04.范进为什么会疯?
乐极生悲是范进中举的最大亮点。
考取功名,是范进的一生的执念。这一执念给范进带来了后半生的荣耀,也让范进饱尝了世间的人情冷暖,一定要“功成名就”的梦想在由最初的鲜活到后来的忽明忽暗,迷茫中支撑着范进在考取功名的路上从勇敢跋涉到艰难爬行。
A.范进功成名就前的现实状况。
范进20岁时开始参加考试,前后考了34年,前后二十多次考试,可谓坚韧不拔。
范进生性迂腐,不会种田,不谙人情世故,只会读书;在古代,男人就是一家的顶梁柱,一家人经济的支柱,而范进除了读书就是读书,不知道几十年范进一家三口是怎么过来的。
范进清醒意识到,在这种人生境遇下,唯一出人头地的机会就是考取功名,只有忍辱负重,不问前程默默耕耘。
古代的科举考试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在院试中,考上秀才是成功的第一步,这也只是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毕业,象征着你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而乡试中的举人就不一样了,比现在的公务员含金量要高的多,考中举人就意味着可以直接步入仕途,预示着功成名就,对于范进来说,这种变化当然是巨大的,范进不负众望,最后官至山东学道。
所以,范进对功名的执念才这么强烈。
南京江南贡院科举博物馆
B. 考中举人后范进身边环境的巨变。
首先是胡屠夫对范进态度的转变。
胡屠夫是范进的岳父,职业屠夫,虚荣、势利,极端鄙视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动辄对范进讥讽、辱骂,范进为参加乡试问胡屠夫借盘缠,被胡屠夫骂的狗血喷头;但在范进中举后,对范进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变化,前倨后恭,开始阿谀奉承、见风使舵。
其次是张乡绅。
张乡绅是位前举人,趋炎附势、攀附权贵,范进高中后看到范进贫寒的家境,直接送了范进50两银子和一套房产。
50两银子在当时是什么概念?
周进中举之前给人教书,一年的年薪是12两银子,按这个标准作为教书先生的最低收入,那50两银子就是周进当年四年的年薪,这还不算,又把城里二环内的一套宽敞的房产送给了范进。
于是,在范进的茅草屋前,一段时间内是车水马龙,拜访、送礼、认亲的人络绎不绝,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消两个月,范进家里银子、房产、田地、丫鬟仆人、米面粮油都有了,范进这时还没有去走马上任,这前后的待遇差距有多大。